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00篇
  免费   715篇
  国内免费   857篇
系统科学   520篇
丛书文集   742篇
教育与普及   57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2篇
现状及发展   167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9491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489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457篇
  2020年   491篇
  2019年   482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577篇
  2014年   995篇
  2013年   877篇
  2012年   956篇
  2011年   1088篇
  2010年   986篇
  2009年   1073篇
  2008年   1411篇
  2007年   1173篇
  2006年   799篇
  2005年   869篇
  2004年   734篇
  2003年   843篇
  2002年   836篇
  2001年   726篇
  2000年   599篇
  1999年   551篇
  1998年   416篇
  1997年   398篇
  1996年   394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284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基于PAL信号的频谱特点,分析了由2H延迟线组成的梳状滤波器分离亮度信号的原理,给出了实验电路框图,并简要叙述了误差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2.
133.
采用快速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议(FTIR)对不同煤种及其灰渣的光学吸收指数K进行了测量,进而利用这些数据以及Mie光学理论计算得到了火焰辐射传热计算中所必须的重要参量--颗粒的散射和吸收有效因子以及相位函数。  相似文献   
134.
在含有电子相互关系的薛定谔方程近似解的基础上,建立类He等电子离子双激发S态的能量与核电荷及量子数的依赖关系,并导出一能对高激发态能量进行定量分析的近似公式。  相似文献   
135.
微电子设计的规模和设计能力之间的鸿沟正在越变越大,需要工具和技术去填补这一鸿沟。另外,我们也需要更新颖的方法以使理论能变为实际。本书正是出于这个目的而编写的。全书总结了以往各种正式的结构分解、抽象和精练的方法,重点强调了系统的行为和结构特性。书中的内容是以一系列学术论文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论文的作者都运用自己的正式方法以完成软硬件设计,提供开发方法和工具的优化,或形成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36.
通过对旋转雷诺数R,喷射雷诺数Rej,喷嘴宽度和圆筒直径比B/d,喷射距离与喷嘴宽度之比L/B等影响旋转圆筒表面传质特性参数的实验研究,发现:在空气喷射作用下,由旋转产生的第一临界点消失,只存在第二临界点;平均舍伍德数Sh与Rej,B/d和L/B之间的关联式为Sh=0.515Re^2/3(B/d)^0.3(L/B)^0.1;空气喷射对圆筒表面传质的强化作用大于旋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7.
138.
将热力学方法与电工仪表测算电动机轴功率方法结合起来,可以较准确地测出一台工业用大型水泵的性能.文中将测算出的泵性能数据与样本性能曲线数据加以比较,说明此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9.
《中国基础科学》2005,7(2):11-1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继2004年11月19日将电子束调试到直线加速器的末端,保证储存环同步辐射专用运行,并提供BESⅢ探测器研制所需的试验束之后,于2005年3月19日成功将正电子束调到直线加速器出口,初步定标流强达45mA(改造前BEPC正电子流强为3-5mA),正电子能量达1.3GeV,已能够为储存环提供正电子进行机器研究。这标志着BEPCⅡ直线加速器改造又向前迈出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40.
《科学之友》2005,(5):41-41
随着DNA的内部结构和遗传机制的秘密一点一点呈现在人们眼前,特别是当人们了解到遗传密码是由RNA转录表达的以后,生物学家不再仅仅满足于探索、提示生物遗传的秘密,而是开始跃跃欲试,设想在分子的水平上去干预生物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