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5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41.
342.
报道了DODBP(4,4'-(4.8一二氧杂十一烷二酰)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以H_2A表示)对钍、铀、锆、铁的萃取行为,测定了它们的半萃pH.用双斜率法研究了萃合物的组成,对铀为UO_2A,对钍为ThA_2,根据红外光谱认为β-二酮基团是螯合基团,醚氧原子配位情况则随金属而异,在铀与锆的配合物中参与配位,但在钍配合物中则不参与.讨论了铀与钍这二个八配位的配合物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343.
报道了一组甲砜霉素同型物的激光拉曼光谱,对其谱线归属作了指认并就其对人体子宫颈癌细细株的抑制作用和特征拉曼光谱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4.
研究了温度、时间、初始pH值和环丁烯砜含量等因素对环丁砜溶剂热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环丁砜的改性方法,在溶剂中加入1%(Wt)的碱性改性剂,在200℃,加热6 h,同时通氮气100 mL/min。用此方法得到的改性环丁砜,其热稳定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45.
本文用热重法研究了四种耐高温分子材料:聚芳醚酮酮、热致性液晶共聚芳酯、溶致性液晶聚芳酰胺和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的热分解动力学.采用Ozawa方法和Coata-Redforn方法处理并计算了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d、反应级数n、频率因子A.  相似文献   
346.
聚醚醚酮酮—聚醚砜有规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部分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氟端基聚醚醚酮酮齐聚物和羟端聚醚砜齐聚物通过溶液缩聚,合成聚醚醚酮酮-聚醚砜有规嵌段共聚物,并用IR,DSC,TGA,WAXD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没有相分离,是组分相容体系,聚醚砜组分含量变化对共聚物的热性能和结晶行为影响很大,对聚醚醚酮酮改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47.
将氟端基聚醚醚酮酮齐聚物和羟端基聚醚砜齐聚物通过溶液缩聚,合成聚醚醚酮酮-聚醚砜有规嵌段共聚物,并用IR、DSC、TGA、WAXD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没有相分离,是组分相容体系。聚醚砜组分含量变化对共聚物的热性能和结晶行为影响很大,对聚醚醚酮酮改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48.
合成了聚醚酮酮,并用广角X射线、红外及差示扫描丘热技术研究聚醚酮酮及其共聚体系。研究表明这种体系存在多晶型结构,第Ⅰ晶型与通常聚醚醚酮晶型相同;第Ⅱ晶型与第Ⅰ晶型不同。第Ⅱ晶型晶胞参数a=0.3997nm,b=0.5667nm,c=0.9861nm。改变共聚体系分子链结构及制样与热处理条件均可得到这两种晶型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49.
用1,4—二(2′—甲酰基苯基)—1,4-二氧杂丁烷和1,7—二(2′—甲酰基苯基)—1,4,7—三氧杂庚烷,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用 KMnO_4氧化,制得了两种键端为羧酸的开链聚醚配体:2,2′—(1,4—亚乙二氧基)—二苯甲酸(H_2L~1)和2,2′—(1,7—二乙醚二氧基)—二苯甲酸(H_2L~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在甲醇或水介质中,制得了 H_2L~1和 H_2L~2的镧系元素固体配合物,通式分别为 LnL~1(NO_2)·nH_2O 和 Ln_2L(_3~2)·nH_2O(Ln=La—Lu,Pm 除外);在甲醇介质中还制得了它们的 UO(_2~(2+))和 Th~(4+)配合物,UO_2L~1·6H_2O,UO_2L~2·3H_2O,ThL(~1_2)·H_2O 和 ThL(~2_2)·5H_2O。  相似文献   
350.
对BF_3·OEt_2/ECH引发体系引发THF阳离子开环聚合制备遥爪端羟基四氢呋喃进行了研究,发现BF_3·OEt_2和BF_3·THF有相同的引发作用;聚醚链为双端羟基封端,其中以伯羟基为主;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聚合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