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8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杜涛 《科技资讯》2008,(11):4-4
聚合物中空微球可广泛地应用于涂料、油漆、造纸、皮革、化妆品等行业。本文主要对国内外聚合物中空微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2.
讨论了在中性施胶过程中松香酯施胶剂的结构与施胶性能的关系,分析了松香酯施胶剂组成比例和松香酯结构对施胶性能的影响,以及松香酯的施胶机理.结果表明:松香酯中性施胶中松香与松香酯的配比对施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松香与松香酯的最佳配比均为40%~50%.进一步研究马来松香加合物含量对中性松香胶乳液性能的影响,得出了使用7%的马来松香加合物施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二(2_乙基己基)磷酸钠盐—醇—有机溶剂—水体系微乳液的性质,得到了其结构参数,并讨论了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4.
提出了丙烯腈的一种室温引发,自加热的快速聚合方法,利用丙烯腈的本体均聚,研究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各种变量对聚合过程的影响,包括氧化剂对还原剂的质量比,不同还原剂的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引发温度等。确定了各变量的合理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85.
采用长链脂肪醇和短链醇复配,制成W/O乳液体系,制备了一种新型水分蒸发抑制剂.探讨了影响乳液抑制水分蒸发性能的各项因素,如温度、浓度、时间、杂质等,并对乳液体系的抑制水分蒸发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均相体系相对比,非均相-乳液体系可提升抑制水分蒸发的效果,并且该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抗杂质和抗温度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6.
王素青 《潍坊学院学报》2007,7(2):80-83,103
简要介绍了两亲分子聚集体的分类,主要从微乳液的增效作用、胶束增溶及反胶团萃取技术等方面讨论了两亲分子聚集体在化学分析与分离技术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聚集体化学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
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酯浆料,所得浆料为乳白色流动液体并对浆料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浆料对纯涤纶纱具有良好的黏附性,且浆液黏度稳定易退浆,在对高比例涤棉纱上浆时,可少用或不用PVA.  相似文献   
88.
含羧基的水溶性聚硅氧烷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二氯硅烷的硅氢化反应,合成了β-(甲氧羰基)丙基甲基二氯硅烷(A)。将A与二甲基二氯硅烷共水解缩聚,制得了含酯基的聚硅氧烷(B)。最后,将B中的酯基皂化,获得含羧基的水溶性聚硅氧烷(C)。用IR,NMR.[η].中和当量和元素分析表征了C的结构。考察了C对酸、碱、热的稳定性和对污水的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89.
微乳液—洋茉莉基荧光酮体系吸光光度法测定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了以微乳液为介质时 ,铬与洋茉莉基荧光酮的显色反应 ,选择 52 5nm为参比波长 ,595nm为测量波长 ,ε为 9.5× 10 4 L·mol- 1·cm- 1,铬量在 0~ 7/2 5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方法用于合金钢中铬的测定 ,结果满意 .  相似文献   
90.
在Oil/Water(简称O/W)型微乳介质中实施苄氯与乙酸钠的相转移催化反应,在室温下成功地制得了乙酸苄酯,并且研究了几种因素对产品得率的影响,使产品得率可达80%.表明在微乳介质中可大大提高相转移催化效率,从而大大加快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