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8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选用3种乳化剂体系(SDS/OP-10,DNS-86,DNS-86与含氟乳化剂复配)制备含氟苯丙乳液,研究其对合成核壳含氟苯丙乳液的乳胶粒形貌和乳液涂膜疏水疏油性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水/油接触角测试对所制备乳液的乳胶粒形貌、化学组成、涂膜表面元素信息和疏水...  相似文献   
42.
功能化离子液体微乳液的相平衡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近几年来,基于离子液体的微乳液研究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1].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使得离子液体微乳液的某些性质也可以进行调节,同时,它形成的纳米聚集体微环境能够增溶某些极性或非极性的化合物[2],所以,离子液体微乳液体系兼备了离子液体和微乳液的优点,在纳米材料制备、分离科学、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3].  相似文献   
43.
<正>一种好的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纳米微粒应是粒径小而且分布均匀,所需设备也应尽可能的简单易行。与传统的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相比,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颗粒具有实验装置相对简单、操作容易、粒子尺寸可控、粒径分布窄、易于实现连续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本文,笔者对微乳液的组成、结构及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颗粒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并着重介绍了反相微乳液在制备纳米颗粒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4.
通过在聚酰胺酸(PAA)的DMAc溶液中添加胺和非溶剂,制得PAA纳米乳液.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的分析表明:PAA纳米乳液液滴的形状较为规整,尺寸分布在50~100 nm之间.研究了PAA纳米乳液形成的影响因素,发现聚酰胺酸盐的形成是PAA纳米乳液的形成和稳定的关键.结果表明:以甲醇为分散介质,控制三乙胺与PAA中羧基的比例(R)在0.6~0.7之间,甲醇与DMAc的比值(P/S)在1.5~2.25之间,可以制得稳定的PAA纳米乳液.  相似文献   
45.
采用水热微乳液法制备了纳米级尺寸的四针氧化锌晶须,利用热重及X射线衍射对产物结构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生长时间对晶须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在较短的生长时间下,产物主体结构为四针状氧化锌晶须,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花状晶须含量逐渐增多,并且晶须出现了二次生长,针体上富集了大量微细晶须.  相似文献   
46.
<正>微乳液是由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均一透明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其在化学反应、材料制备、分离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1].基于离子液体的微乳液体系兼备了离子液体和微乳液的优点[2],尤其是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使得离子液体微乳液的性质也可以进行调控,比如通过设计合成具有特殊功能基团的离子液体,利用热、光、pH值以及磁性的变化来调节其某些性质的变化,使这些离子液体相关体系具有某种特殊的用途.磁性离子液体(Magnetic Ionic Liquids,MIL)就  相似文献   
47.
通过拟三元相图法研究了聚氧乙烯(10)油基醚(Brij97)/异丙醇/乙酸丁酯/水体系微乳液的形成;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导率法观察了该微乳液体系的微乳相结构转变.结果表明,此低毒体系能形成较大的微乳区;微乳液相结构随着含水量的不同发生了由油包水(W/O)→双连续(B.C.)→水包油(O/W)型的连续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48.
蒽在十二烷基硫酸钠/苯甲醇/水体系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了蒽在十二烷基酸钠(SDS)/苯甲醇(BA)。水体系中的定位。结果表明,在油包水微乳液中,蒽位于苯甲醇连续相;而在棒状胶束、水包油及双连续结构中,蒽既可位于油核中,也可位于界面,其中蒽的分布取决于SDS和BA的含量,N,N-二乙基苯胺的存在会减少界面蒽。  相似文献   
49.
讨论了PbI_2超微粒的二种化学制备方法,并用紫外-可见光谱、光电子能谱、X光小角散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0.
概述了微乳液的组成、结构以及制备方法,介绍了W/O型微乳液制备纳米粒子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应用进展,对微乳液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