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7篇
系统科学   225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137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本文从Y.T.Lo等人提出的腔体模型理论出发,在8mm频段(设计频率35.3GHz)讨论了一种具有前向斜射特性的集成天线的设计方法,这种技术可以用于设计任意波束指向的毫米波微带天线阵列.实验证明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2.
就FM阵技术应用于水下目标成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研究表明,系统信噪比增益得到提高并且显示出良好的距离分辨能力和方向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123.
学术界关于郁达夫的研究很多,但迄今以来少有从文学史视域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而事实上,文学史中的郁达夫不仅折射出郁达夫研究的基本走向,而且也呈现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为此从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出发,先纵向地将其分为发轫期、形成期、停滞期、转折期及沉稳期五个阶段进行史的扫描,以勾勒郁达夫在文学史上地位的变更,从侧面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跌宕起伏及与郁达夫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进而就影响郁达夫研究的有关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4.
微聚焦     
《科学世界》2012,(10):94-94
【红巨星吞噬行星】 英仙座的BD+48740是一颗比太阳大11倍、年龄比太阳还大的恒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对它进行光谱分析时发现其含有大量的锂。锂一般不会在恒星上长时间存在,因此这颗恒星很可能刚吞噬了一颗行星。这个过程相当快,难得一见。这可能就是地球将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5.
126.
提出了用计算机设计的全息光学元件(HOE)实现多光束光盘驱动器的数据信号检测和伺服信号检测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它的聚焦伺服问题,并分析了半导体激光器阵列的波长漂移对伺服的影响。研究表明,它可以组成实用化的多光束光学头,从而大幅度提高光盘驱动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7.
“三聚氰胺”(cyanuramide,melamine)分子式为C3N6H6。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将其命名为2,4,6-三氨基-1,3,5-三嗪,又称三氨三嗪、三聚酰胺、蜜胺等。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制作三聚氰胺树脂,具有耐水性、耐热性、耐电弧性、阻燃性。  相似文献   
128.
在密集的城区环境下,多径传播导致接收信号的角度扩展和时延扩展,不同路径的到达信号通常具有不同的入射角度和传播时延.传统的波束形成器只针对期望用户的一条主要路径信号进行处理,而其他路径信号作为干扰被抑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相干多径信号接收方法,将天线阵列接收到的各路径信号进行延迟相干合并,使得合并信号的信干噪比优于任何单一路径接收的阵列输出信干噪比,从而极大地改善了系统的比特误码率(BER)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接收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9.
本文简要介绍了超声传播探测的基本原理和各种方法,包括回波法、穿透法、共振法以及比较现代的阵列电子聚焦法等.这是超声传播探测的最基础知识,也是现代超声检测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0.
Krylov subspace method based on data preprocessing technolog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performance of adaptive beamforming techniques is limited by the nonhomogeneous clutter scenario. An augmented Krylov subspace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utilizes only a single snapshot of the data for adaptive processing. The novel algorithm puts together a data preprocessor and adaptive Krylov subspace algorithm, where the data preprocessor suppresses discrete interference and the adaptive Krylov subspace algorithm suppresses homogeneous clutter. The novel method uses a single snapshot of the data received by the array antenna to generate a cancellation matrix that does not contain the signal of interest (SOI) component, thus, it mitigates the problem of highly nonstationary clutter environment and it helps to operate in real-time. The benefit of not requiring the training data comes at the cost of a reduced degree of freedom (DOF) of the system. Simulation illu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in clutter suppression and adaptive beamforming. The numeric results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oposed theor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