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07篇
教育与普及   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246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气体抗溶剂法制备乙基纤维素微球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超临界流体制粒中的气体抗溶剂(GAS)法进行了改进,并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0.1~10μm乙基纤维素微球,同时对GAS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溶液浓度、温度对微球粒径大小影响显著;压力对粒径分布影响显著.此研究为运用GAS法制备粒径较小,具有缓释、靶向、黏附等功能的乙基纤维素含药微球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2.
新疆葡萄炭疽病病原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新疆巨峰葡萄果腐病斑上分离到1种炭疽菌。根据病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寄主范围和致病性测定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葡萄炭疽病菌是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ec.)。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是10~35℃,最适温度为28~30℃;生长的pH值范围是3~9,最适为6;在光暗交替的条件下,病菌生长最快。该菌的寄主范围广泛,曾在内地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新疆正在大力发展葡萄生产,对该病的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3.
在20℃条件下,运用电导测定方法及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了在不同浓度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胶束水溶液中正脂肪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及正戊酸乙酯)碱性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依据离子交换模型(PIE)理论讨论了在第一和第二临界胶束浓度(CMC)时,CTAB对正脂肪酸乙酯碱性水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及规律性.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一种光敏封装胶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情况.试验表明,该胶具有光学性能优良,粘接强度高,固化定位速度快,低收缩率,耐高低温变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光纤通讯器件的粘接封装。  相似文献   
85.
压力对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药物微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压力对乙基纤维素空白微粒粒径,以及阿莫西林-乙基纤维素-卡波谱缓释、黏附微粒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乙基纤维素空白微粒和药物缓释、黏附微粒的粒径均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但药物微粒的载药量和释放度曲线随压力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6.
SiO2/EPDM复合材料微观形态与动态力学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MTA方法研究了分散剂、硅烷偶联剂以及二者并用对二氧化硅增强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橡胶加工分析仪测试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和填料在基体中形成的填料网络结构,利用结合胶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中填料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按照空白样和采用分散剂、硅烷偶联剂、分散剂+硅烷偶联剂对SiO2进行表面处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程度提高,填料填料的相互作用逐渐弱化,填料网络结构逐渐减弱,橡胶复合材料在低应变下的储能模量逐渐降低,抗滚动阻力性能逐渐提高。同时,结合胶含量逐渐提高,玻璃化转变峰逐渐变宽,复合材料的抗湿滑性能逐步提高分散剂与硅烷偶联剂并用改性二氧化硅对橡胶复合材料性能提高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7.
将苊醌和2-胺基联苯反应,并在硅胶柱分离N,N'-二(2-联苯基)苊二亚胺配体(L),在N2下,NiCl2与L反应,得一种新型苊二亚胺镍配合物NiLCl2,并将其与TiCl4复合负载在SiO2/MgCl2的复合载体上.分别研究了二者对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以烷基铝为助催化剂单一苊二亚胺镍配合物对乙烯的齐聚具有很高的活性,当[Al]/[Ni]达到60时,催化活性趋于最大;而其与TiCl4复合负载体系在通用烷基铝的助催化作用下催化乙烯聚合得到支化聚乙烯,30℃下,TiCl4-NiLCl2(摩尔量比为1:1)/SiO2-MgCl2为复合催化剂时,合成效果最好.此外,还得到温度、助催化剂的种类,[Al]/([Ni] [Al]),[Ni]/[Ti]比例等对聚合反应及产物的结构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8.
茜素紫光度法检测超声波辐照水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超声作用与羟自由基产量的关系,利用茜素紫能被羟自由基及过氧化氢(H2O2)所氧化而改变颜色的性质,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超声作用后茜素紫溶液在515 nm波长处吸光度的变化,从而间接地检测羟自由基的产量.研究结果表明,羟自由基的产量随单位体积超声输出功率增加而增加.在输出体积功率约为12 W/cm3时羟自由基的产量基本达到饱和,同时,在该输出功率下超声波作用产生的羟自由基与超声作用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9.
实验研究了用不同牌号的聚氨酯胶黏剂将PU弹性体与金属黏结在一起,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即180°剥离强度实验方法和90°剥离强度实验方法,测定其剥离强度,比较得出了不同胶黏剂的黏合强度。  相似文献   
90.
文中研究了端羟基聚d,l-乳酸及d,l-乳酸-ε-己内酯共聚物预聚体的合成方法以及反应温度、单体比、催化剂用量等对预聚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聚体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LA)/n(CL)=8/2,θ=195℃,催化剂质量分数0.3%,还原剂质量分数0.1%,总反应时间31 h.在该反应条件下可合成出结构明确、酸值较为理想、可满足进一步扩链要求的端羟基预聚体.并用羟值分析和GPc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