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8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核桃对缺氮胁迫的适应性及其机制。【方法】以核桃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程度的缺氮处理:对照(CK)、中度缺氮(MN)和重度缺氮(SN),分析缺氮胁迫对核桃幼苗外部形态特征、生长情况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缺氮会使核桃幼苗失绿黄化,长势下降,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总体随着缺氮程度加深和时间延长显著下降,尤其是处理后期(60~75 d)表现更明显;MN和SN处理下,核桃幼苗的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条件下PSⅡ天线转化效率(Fv'/Fm' )在前期(0~30 d)和后期(60~75 d)受影响较大,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随胁迫程度加深明显下降,反之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随胁迫程度加深而上升,且同样在处理后期(60~75 d)受影响较大;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叶面积、根表面积、叶绿素a含量、Fv/Fm和ETR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含量与叶面积、叶片厚度、Fv/FmFv'/Fm' 显著正相关。【结论】缺氮会抑制核桃幼苗对氮素的吸收和同化,阻碍根系生长,影响核桃幼苗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导致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变小、叶色变淡。在缺氮胁迫下,核桃光合色素含量下降也会造成叶绿体吸收光照的能力减弱,降低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及对光能的利用效率,进而限制光合速率,影响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目前汉中市、区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造假核桃嫁接苗的形式、方法。真假核桃嫁接苗的识别方法,选择优质核桃嫁接苗的途径。  相似文献   
33.
核桃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管理粗放,常产生病虫害,影响了核桃的产量和质量。经我们试验观察,摸索出了核桃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一、核桃黑斑病1、发生规律。该病的病原为一种细菌,病菌主要在病枝、病果、病芽和昆虫体上越冬,借风、雨、昆虫、带病花粉及人为活动等传播,由气孔侵入。水份多的年份发病较重,干旱年份则病轻,此病害发生在核桃的叶、嫩枝、花及果实上。叶被害,首先在叶脉处出现圆形、四方形或多角形的3-6mm大小的褐斑,后期变为灰色或呈穿孔状,严重时焦枯脱落。嫩枝上病斑狭长、褐色,稍下陷;严重时…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宁强县核桃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县核桃产业开发的现状,并针对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核桃(Juglans regia)重要蛀果性害虫核桃长足象(Alcidodes juglans)进行形态特征描述,并研究它的产卵选择行为习性。【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分类法,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核桃长足象进行标本观察和外部形态描述。通过果实采集和观察,采用生物统计学方法研究核桃长足象产卵选择行为特征。【结果】对核桃长足象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及描述,为该物种的快速鉴定及生物学、生态学及基于形态学的系统发育等研究提供了有用的特征信息。产卵选择行为研究表明核桃长足象在产卵时将1个果实簇视为1个生态产卵单位,产卵选择行为与果实簇大小无关。【结论】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研究核桃长足象的地理适应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也有助于为该虫的有效防治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核桃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苗,选地,园区规划,果树栽植,果园管理,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7.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山西省古县以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优种核桃、双苞菇、蔬菜、林果、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生产技术的!有效载体,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必须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创新发展,更好地融合到农业结构调整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38.
39.
一、核桃的植物学性状 核桃在分类上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胡核目、胡桃科、胡桃属。是渐危种,为珍贵的第三纪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残遗植物,被列为我国Ⅱ级保护植物。我国有八个种(含引入的三个种),分别是核桃、铁核桃、核桃楸、野核桃、麻核桃、吉宝核桃、心形核桃和黑核桃。其中我国用于经济栽培的主要是核桃和铁核桃两个种,铁核桃又称漾濞核桃或泡核桃。核桃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铁核桃则主要分布在云南、  相似文献   
40.
摄入一定量杂粮可降低一些慢性代谢疾病的发病率,但目前杂粮摄入量没有统一的标准,尚不清楚杂粮摄入过多是否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以小米添加量为20%、40%、60%、80%的饲料喂养3周龄C57BL/6J小鼠,持续12周,采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16S rRNA高通量基因测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不同摄入量小米对小鼠血脂水平、肠道菌群和粪便短链脂肪酸的影响。结果发现,80%摄入量的小米显著增加了小鼠血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同时增加了肠道丙酸、丁酸、异丁酸和戊酸的含量。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小米干预组的拟杆菌门(Bacteroidota)、Muribaculaceae的丰度上升,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双歧杆菌属 (Bifidobacterium)的丰度下降。摄入不同添加量小米的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具有较大差异,其中20%小米摄入量组的小鼠菌群中显著富集了另枝菌属(Alistipes)、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肠杆菌属(Enterorhabdus),而80%摄入量小米显著降低了小鼠菌群中的粪杆菌属(Faecalibaculum)、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和罗氏菌属(Roseburia)的丰度。研究结果表明,20%摄入量的小米就能有效调节小鼠肠道菌群,而过高摄入量(80%)的小米使小鼠血脂水平升高,降低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以及有益菌的丰度,所以要理性看待杂粮的营养价值,避免过量摄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