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由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所引发的"李启铭案"中,肇事人李启铭的一句"我爸是李刚"深深地触动着整个中国社会的神经。经河北省望都县人民法院审理,此案已作出一审判决,伴随刑法学界的支持声音,该判决给人以一个"公正判决"印象。但是,通过对整个案件过程的梳理,在对可能适用的罪名相关理论进行对比及其具体适用的再思考后,结合在审判过程出现的李刚央视大哭、叛三缓三的网上传言和"自我审查"的影响等事件,对"李启铭案"给出了另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82.
美国司法审查权的渊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美国宪法所规定的分权制衡原则以及殖民地时期存在的枢密院的司法审查制度,并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司法审查权的确立提供了政治、理论和制度的渊源。  相似文献   
83.
晏晓南 《遵义科技》2002,30(4):20-20,42
本文介绍的是一起因在米粉、米皮中非法加入“吊白块”而被判刑的案例。“吊白块”是国家明令禁用的食品添加剂,“吊白块”对粮食制品的污染,应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应制定长期有效管理措施,切产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84.
在房地产营销中,开发商和业主对楼盘案名越来越重视。文章通过分析时下楼盘案名在营销策略中的作用,不同类型和特点的案名的实际营销效果,讨论了案名在房地产项目营销中应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非线性规划问题,比较了线性规划问题和非线性规划问题,研究了几种常见的非线性双方案模型。  相似文献   
86.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整理党务案”上向蒋介石的妥协退让,客观上为蒋介石叛变革命,把革命打入血泊中提供了条件,面对这一结果,共产国际及其驻中国的代表应负主要的领导责任。因为,妥协符合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当时的对华政策,所以“整理党务案”的大多数内容都很容易地得到了共产国际和鲍罗廷的认可。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共产国际代表错误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的阶级状况,过高估计了国民党和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力量,而对中共和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则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87.
民事经济案件依法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民事经济案件依法执行难的原因,从队伍建设、产权制度建设入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8.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临城劫车案的性质一直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孙美瑶及其所领导的山东建国自治军是一伙打家劫舍、啸聚山林、残害百姓的土匪山贼,还是一支被逼梁山,有组织、有目标、有纲领的军事集团?临城劫车案是一次有计划,有预谋的政治事件,还是一次土匪铤而走险、绑票勒赎的偶然行动?孙美瑶被招安收编是属于策略性的“尺蠖之曲”,还是一次以洋人生命为赌注、借此向北洋政府要官要名、卖身求荣的变节行为?这一切,由于案发当时缺乏权威性的报道,加之北洋政府拒绝公布案件的真象,致使此案至今仍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近几年…  相似文献   
89.
当代国际海洋法体系日趋完善。文中从该体系中的两个重要部分即国际海洋案例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入手简要分析了Grisbadarna案和英法大陆架案,同时也简析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优点和不足,结合中国现在的国际环境在中国海洋纠纷即中日,中韩海洋纠纷及中国南海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0.
苏轼一生在政治上经历庆历新政、熙宁变法、元更化、绍圣复辟等坎坎坷坷。屡遭术遣又几次超迁。最后险些横死天涯,这一切都是神哲二宗父子两人以及高太后这些最高效治者幕前幕后操纵的。本文作者以良史的胆识气魄对最高统治者玩弄南面之术,施展权力制衡手腕;挑起党派之争的阴谋和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对政治上失意而文才人品卓然的苏轼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