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在南海北部大陆坡新发现的冷泉碳酸盐结核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碳酸盐结核由含铁白云石、菱铁矿、少量文石和方解石以及非碳酸盐矿物针铁矿、石英和黏土矿物组成.含铁白云石和菱铁矿呈微晶结构, 显示了直接从冷泉流体中沉淀出来的特征.含铁白云石/菱铁矿的δ13C值为-18.24‰~-36.07‰, δ18O值为0.42‰~2.76‰, 中等亏损的13C表明碳来源于热解成因气或混合气, 是指示该海域存在甲烷冷泉的重要证据.结核表面分布有管状蠕虫遗迹, 蠕虫生活环境与冷泉流体的存在有关.半固结结核中分布有蜂状排溢孔和流体通道, 其未被碳酸盐或沉积物充填.研究表明, 碳酸盐结核区海底可能存在孔径为200~600 μm仍在喷溢的天然气微渗漏系统.  相似文献   
82.
脊柱结核32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 32例脊柱结核的CT表现 ,并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结果显示 ,CT是脊柱结核最好的检查方法 ,CT检查可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3.
1 病例患者 ,女 ,5 5岁。因发现左乳腺肿块伴疼痛 2个月 ,加重 1周 ,于 2 0 0 1年 7月 5日入院。患者于 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胸壁近胸骨处持续性疼痛 ,在外院以“肋软骨炎”予抗炎、镇痛治疗 ,效果欠佳。约 2 0d后 ,于左乳房内侧发现一个 2cm× 2cm大小的圆形肿块 ,伴有针刺样疼痛 ;无畏寒、发热等表现。入院前 1周 ,肿块增大迅速 ,呈鸡蛋般大小 ,疼痛剧烈 ,无发热、盗汗、乏力 ;乳房皮肤无红肿溃破。患者已绝经 ,育有 2名子女 ,均为母乳喂养。患者否认有结核病史。在我院门诊以“左乳腺肿块性质待查 :炎性肿块 ?”收入院。体查 :…  相似文献   
84.
自1996年至1999年共收治骨与关节结核21例,采取病灶清除手术方法,注重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5.
结核分枝杆菌和卡介苗抗原蛋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estern-Blot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和卡介苗抗原蛋白进行研究,发现两个菌种的31KD和30KD蛋白均能单克隆抗体识别,且两蛋白均存在于培养基滤液中,并对卡介苗诱发抗结核反应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6.
结核病是世界范围中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传染性疾病,近年来,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结核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高居不下。结核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众健康问题。近年来,多药耐药和广泛耐药型结核杆菌的出现给该疾病的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伴随着结核杆菌与HIV等病原体的共感染等问题,迫切需要人们研制新型抗结核药物、改进现有药物、探索新的用药方案来攻克这一难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各类抗结核药物的研发及应用情况做一综述,以便为研发人员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7.
菱铁质结核是含煤建造中常见的一种碳酸盐类成岩结核,其生成条件为PH=6-10,Eh≤ΣCO2,活性高,成弱碱性煤盆地,容易与有机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富集,形成碳酸亚铁类。研究其在武平县宁洋矿区中的赋存的形态特征,对于正确地进行含煤地层的岩煤层对比及判定煤层编号等一些实际问题有着很好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89.
Nine seamount ferromanganese nodules from six seamounts in the mid-Paciflc Ocean have been sampled,the obtained sixteen sub-sampl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ir main elements, trace elements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by the chemical method and ICP-MS, platinum group elements have also been analyzed for some subsamples, using the methods of Te co-precipitation pre-concentration and isotope dilution. All subsamples have been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 for their mineral composition. It is shown from the analysis results that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ccurrence of main components of seamount nodules from mid-Pacific Ocean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hydrogenous cobalt-rich crust on seamounts, which indicates that seamount nodules were hydrogenous. Compared with the ferromanganese nodules occurring on the surface of deep-sea sediments, seamount nodules have higher Fe and Co but lower Cu and Ni, so the seamount nodules from mid-Pacific Ocean might be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sediments on seamounts in weak acidic but strong oxidation environment. Because of their similar occurring depth and redox conditions, seamount nodules are very similar to cobait-rich crust in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minerals and occurrence of main compositions. However, having been found on the sediment-seawater interface, seamount nodules experienced the influence of early-diagenesis of sediments, so the typical seamount crust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ition to ferromanganese nodules.  相似文献   
90.
采用PCR方法克隆到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高丝氨酸激酶基因thrB,将其连接到pET-28a( )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经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得到高效表达.用Ni·NTA His·Bind亲和层析柱对表达的活性重组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组结核分枝杆菌高丝氨酸激酶能以L-高丝氨酸和ATP为底物催化L-高丝氨酸生成O-磷酰-L-高丝氨酸,该酶的比活力为2.946 U/mg,对底物L-高丝氨酸和ATP的米氏常数分别为2.303 1 mmol/L和2.342 9 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