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1篇
丛书文集   59篇
教育与普及   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58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碰撞理论的活化能和有效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碰撞理论中活化能和有效因子的含义,指出了在反应动力学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含混之处。  相似文献   
992.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的蔗糖结晶过程预测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蔗糖结晶过程控制中存在的模型复杂性和检测困难等问题,建立了蔗糖结晶过程的遗传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用一种改进的实数编码提高了遗传算法的搜索能力,并根据该模型建立了结晶过程的预测控制系统,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确定成糖时间和浓度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3.
随着注蒸汽采油经济与环境成本的增加,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原油氧化动力学基础研究对注空气采油技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油田某区块超稠油为研究对象,采用等转化率法,在30~600℃条件下,实验获得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原油氧化失重曲线,并计算得到原油样品的氧化活化能,进而揭示了典型岩石矿物对原油氧化活化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原油及其人造油砂的氧化过程呈现三个阶段:1温度小于350℃且转化率在0~0.5的中、低温氧化阶段,活化能在50~80 kJ·mol-1;2温度在350~450℃之间且转化率在0.5~0.65之间的过渡阶段,活化能从80 kJ·mol-1上升到350 kJ·mol-1左右;3温度在450℃以上且转化率在0.6~1.0的高温氧化阶段,活化能初始维持在350 kJ·mol-1左右,随着转化率增加快速下降到150 kJ·mol-1并稳定;岩石矿物可降低原油氧化的活化能,高温氧化阶段活化能降低明显,中低温氧化阶段影响相对较小;蒙脱石对原油氧化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在不同氧化阶段影响不同,与石英砂原油样品相比,中低温氧化初始阶段及高温氧化阶段,蒙脱石能进一步降低氧化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994.
PET/PEN扩链反应共混的研究——结晶与熔融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PET/PEN扩链反应性共混物体系的热性能,对共混比例、温度和时间对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考察了序列结构变化和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PET/PEN都呈现出一个玻璃化温度,即PET、PEN在无定形态是相混溶的;冷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与共混比例、共混时间、温度等因素密切有关。PET/PEN50/50即使共混短时间,亦不结晶。其他比例共混物随共混时间的增加,冷结晶温度升高,熔点下降,与序列长度变化有关,当序列长度小于7时,冷结晶峰消失。当酯交换大于30%时熔融峰消失。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在H2 SO4 介质中 ,Fe(Ⅲ )对H2 O2 氧化结晶紫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及最佳实验条件和动力学参数 ,建立了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 .方法的检出限为 2 73× 10 -11g/L ,测定范围 0~ 2 5 μg/L ,用于各种水中微量铁的测定 ,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96.
以异丙苯和正十六烷裂解两种特征探针反应对空气中焙烧脱铝、酸洗脱铝与脱铝-再铝化的β沸石样品的活性进行表征,并与正丁胺滴定的结果进行比较,获得了关于β沸石的酸性及其与催化活性相关联的认识。对正十六烷裂解反应和异丙苯裂解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证明正十六烷裂解是较易进行的、较快的反应,所需催化剂的酸强度较弱。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甘薯渣酶解法制备葡萄糖及结晶生产高纯度结晶葡萄糖的工艺. 新鲜甘薯渣加入1倍体积的水混匀,加入20 U/g的耐高温α-淀粉酶,90 ℃下液化60 min,冷却至室温后按300 U/g加入糖化酶,60 ℃下酶解6 h;酶解液加入1%的大孔树脂吸附除去杂质;糖溶液减压浓缩至葡萄糖质量分数为70%,65 ℃下加热30 min,加入1%的葡萄糖晶种,超声处理20 min后在4 ℃下结晶48 h;结晶出的葡萄糖用少量95%乙醇洗涤2次,真空烘干,所得葡萄糖的纯度为99%以上,结晶回收率达到90%. 水解后剩余的甘薯渣加入150 U/g的纤维素酶,在pH 5.5、40 ℃下反应180 min. 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由2%提高到20%. 该研究为甘薯渣的高效和高价值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含氟聚合物绝缘电缆为航空线缆的主要体系. 选取以聚四氟乙烯(PTFE)、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聚全氟乙丙烯(FEP)3种含氟聚合物为护套的航空电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研究氮气气氛中不同升温速率下3种材料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PTFE的热分解过程为1个阶段,而PFA和FEP的热分解过程均为2个阶段,且PTFE的初始分解温度和10%质量损失率温度均高于PFA和FEP的相应值,因此,PTFE比PFA和FEP更不容易发生热解. 分别使用Ozawa法、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Starink法和Friedman法进行非等温的热解动力学分析,针对同一材料,Ozawa法、KAS法以及Starink法计算出的表观活化能基本相同,而Friedman法计算出的表观活化能略高于上述3种方法所得结果. 对比可知PTFE的初期表观活化能和平均表观活化能均大于PFA和FEP的相应值,因此PTFE在整个热解反应过程中的热稳定性相对最优.  相似文献   
999.
等温、等容化学反应平衡时平衡关系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理想气体等温、等容反应系统等温方程与平衡常数的探讨,得出了-RTln Kc^θ=△rAm^θ(c^θ)的结论。将-RTln Kc^θ=△rAm^θ(c^θ)的结论用于过渡态理论,得到了选用不同标准态时对应的速率常数公式,也得到了不同活化能与活化热力学能、活化焓之间的关系式。通过对速率常数公式间的对比,给出了活化熵、活化热力学能、活化焓、活化亥姆霍兹函数和活化吉布斯函数在选用不同标准态时的区别。由上述结论及所得关系式,解释了由-RTln Kc^θ=△rGm^θ(c^θ)产生的矛盾,还分析了-RTln Kc^θ=△rGm^θ(c^θ)存在的原因及可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微波对Fenton试剂降解苯酚反应活化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微波场条件下Fenton试剂降解含酚废水的反应.分别在常规和微波场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了反应动力学曲线,发现在常规条件下和微波条件下,反应动力学曲线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二级反应,第二阶段为一级反应;讨论了温度、微波功率对总有机碳(TOC)去除率的影响,估算了反应活化能.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提高Fenton试剂降解苯酚的反应速率和TOC去除率,降低反应活化能;当微波功率分别为100、200和600W时,在反应的第一阶段,苯酚降解反应活化能分别为9.833、9.139和8.579kJ/mol,在第二阶段分别为28.245、27.560和26.710kJ/mol,低于常规条件下相应阶段的苯酚降解反应的活化能(第一阶段为10.782kJ/mol,第二阶段为30.294kJ/mol),且反应活化能随着微波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