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0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629篇
系统科学   557篇
丛书文集   541篇
教育与普及   79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1篇
现状及发展   192篇
综合类   10840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709篇
  2013年   574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736篇
  2010年   725篇
  2009年   887篇
  2008年   931篇
  2007年   796篇
  2006年   722篇
  2005年   734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562篇
  2002年   511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287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引力波是广义相对论的重要推论之一。引力波探测将有可能打开又一扇天文观测的窗口,上世纪至今,世界少数发达国家倾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于引力波的实验探测。改进的共振棒探测器已组成一个棒天线阵在运行中。在室内模型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的基础上,几个野外大型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正在紧张地建设中,其中美国的LIGO项目进展引人瞩目,太空引力波探测器的设想已被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82.
提出了液-固相界面反应的活化能应包含表面吉布斯自由能γ,得到:E0=Eα+βSmγ     (I)    k=k0exp(3MβγρRT.1r)         (II)t0=ρr3-2α0(3-2α)(4π)α-1k0(III)t1=∫t00ρ(4π)α-1k0r2(α-1)exp(-3MβγρRT.1r)( )采用粒径为147μm锡粒与甲基磺酸反应,其t0为t1的几十倍之多,用实验证明了该假定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3.
纳米双相钕铁硼永磁合金的织构及磁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开发纳米复合永磁材料高磁能积的潜力,用熔体快淬法制备各向异性的纳米双相快淬带。X光衍射结果表明,Nd9Fe85-xNbxB6(x=0,0.5,1.0)快淬带中存在垂直于带面的Nd2Fe14B[00L]织构,其自由面上的织构强于贴辊面。x=1.0时,在15m.s-1的快淬速度下的择优取向度为94%。磁力显微镜观察表明晶粒间存在强烈的交换耦合作用。x=0.5时的快淬带具有较强交换耦合作用及高织构度,因此具有最佳磁性能。其剩余磁极化强度为1.130T,内禀矫顽力为519.8kA.m-1,最大磁能积为121.2kJ.m-3。  相似文献   
184.
采用等离子体氧化和逐层(layer-by-layer)生长技术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系统中原位制备了Al/SiO2/nc-Si/SiO2/p-Si纳米结构.利用变频电容-电压测量研究了该结构的电学性质,在室温下首次观察到电容峰现象.实验得到的单电子库仑充电能与理论上用电容模型算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5.
Bi2Mo3O12在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硝酸铋和钼酸铵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微波加热技术制备了Bi2Mo3O12纳米微粒催化剂,使用XRD,TEM以及BET比表面测试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Bi2Mo3O12纳米微粒对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探讨了H2O2/phOH摩尔比,反应介质,反应温度以及反应体系pH等对苯酚羟基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白钨矿型纳米微粒,粒子的比表面积为68.8m^2/g,粒径约为12nm,在所选定的反应条件下,苯酚的转化率达50.3%,苯二酚的产率为49.9%。  相似文献   
186.
应用倍频Nd:YAG脉冲激光,在波长为532nm,脉宽8ns,重复频率10Hz的条件下,研究了新型基于富勒烯纳米结构材料(C60—bpy—Au)的光限幅特性,实验发现,其限幅特性较C60有提高,且光限幅特性与所用的溶剂有关。  相似文献   
187.
本文介绍了纳米科技的概念、发展、它在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以及它对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论述了纳米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融合了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学科科学交叉融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观察论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必然的联系,从哲学角度说明了科技与经济与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8.
K2PtCl6/PVP体系四面体形状纳米铂的控制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迎涛  徐柏庆 《科学通报》2003,48(18):1919-1924
以适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 用H2还原K2PtCl6水溶液高选择性(>80%)地合成了四面体形状的纳米铂晶粒(3~8 nm).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研究了合成体系四面体形状纳米铂晶粒的合成过程. 合成体系纳米铂胶体吸收光谱数据表明, 纳米铂晶粒的生成经历了由快到慢的转变过程. TEM数据表明, 绝大多数四面体形状纳米铂晶粒不是在成核和快速生长阶段, 而是在小晶粒(<3 nm)的缓慢生长阶段生成. 这些结果说明纳米铂的四面体形状很可能是通过晶粒生长中的表面晶面淘汰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9.
Pr3+,Ho3+掺杂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iO2因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成本低、难溶、无毒等特点,是理想的光催化剂,但由于其吸收光谱在紫外区,日光利用率低,故其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光催化活性,需研究出可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掺杂物,为此,以稀土元素氧化物和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有镨(Pr)和钛(Ho)稀土元素的TiO2纳米粒子,并用XRD,TEM手段对纳米粒子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掺杂TiO2纳米粒子在自然光下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稀土掺杂能显提高TiP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当掺杂量为l%时,光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而且,掺杂Ho的TiO2催化活性高于掺杂Pr的TiO2。  相似文献   
190.
纳米金颗粒在石英晶体微天平检测DNA中的表面修饰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涛  唐季安  韩梅梅  江龙 《科学通报》2003,48(4):342-344
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技术, 用不同粒径的纳米金颗粒来进行QCM的表面修饰, 提高对单链靶标DNA的检测灵敏度.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通过研究5~60 nm范围内不同粒径纳米金颗粒对QCM表面的修饰作用发现: 金颗粒粒径的大小对DNA探针在石英晶体微天平表面的固定量和DNA的杂交率均有影响. 20 nm粒径的金颗粒对QCM表面修饰作用为最佳, 能最好地提高DNA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