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1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44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496篇
教育与普及   7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4篇
现状及发展   160篇
综合类   8774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561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697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571篇
  2005年   616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471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纳米导线     
目前纳米技术的研发已达到“炽热”程度,研制纳米导线是制造大多数纳米器件和装置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2.
A new kind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TiO2 nanocomposite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polymerization. The thermal and photic stability of this PMMA TiO2 nano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as prepared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UV-Vis spectroscopy,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and the photo-induced weight lo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otostability of the PMMA-TiO2 nanocomposit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PMMA under UV-light irradiation, The weight loss of the pure PMMA reaches 30 % after 300 h UVirradiation, while the composite only 0.3% under the identic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R) of pure PMMA is only 80℃, while the Tg of the composite reaches 258℃. Compared with pure PMMA,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is greatly enhanced.  相似文献   
53.
《广西科学》2007,14(4):364-364
实验室中经常用金纳米颗粒作为示踪剂,比如探测样本中是否存在某种DNA或者蛋白质。为了防止不同金纳米颗粒的原子之间形成化学键,科学家经常在金纳米颗粒表面覆盖一层保护性分子层,最常用的是含硫的分子团。如果改造这些合硫分子团,使其具有特殊的绑定位点或者荧光标记,观察和区分金纳米颗粒将更加容易。尽管如此,科学家对金纳米颗粒的结构却没有清晰的认识,有认为金纳米颗粒是胶质的,形状杂乱,大小不一,有的认为它们是具有同一尺寸和结构的离散分子。  相似文献   
54.
《广西科学》2007,14(4):359-359
从未来新型传感器和纳米装置工程的发展角度出发,人们必须认识碳纳米管和各个化学官能团相互间的作用。碳纳米管十分微小,这导致人们很难测定单一分子在碳纳米管表面的附着力。过去研究人员只能依赖模型、间接测量和较大微尺度实验。美国科学家将纳米管探针的接触区域减少到1.3  相似文献   
55.
李青 《科技信息》2008,(3):26-27
本文论述了纳米TiO2的催化原理和提高催化性能的主要途径,以及合成纳米TiO2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6.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在金电极上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棒,从而制成了气体传感器.研究了氧化锌纳米棒的结构和特性,发现用该材料制成的气体传感器对于500 ppm的NH3和H2在150 ℃下有较灵敏的反应,并探讨了产生传感效应的机理.该传感器制备方法简单、廉价、环保,适合大批量生产,有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气体探测.  相似文献   
57.
用程序升温热脱附方法,通过一次实验即可得到不同温度的分子筛晶内扩散系数,考虑到在脱附初期,吸附分子的浓度较大,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处理热脱附失重曲线的新公式,并用两组分子筛样品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公式明显优于旧公式。  相似文献   
58.
针对润滑油添加剂特别是油性剂和极压抗磨剂存在的问题,提出使用改性纳米金刚石发动机油改善油体性能,分析了纳米金刚石特性,阐述了改性纳米金刚石发动机油的配制方式、试验效果,并指出项目的应用将有效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排放性能。降低城市机动车排放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且适用领域广泛。  相似文献   
59.
师文生  张良莹  姚熹 《科学通报》1997,42(24):2660-2663
<正>玻璃掺杂半导体量子点材料表现出明显的量子限域作用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它在制造全光学集成元件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类材料的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材料在具有大的非线性效应的同时还应具有合适的线性和非线性吸收。因为材料的非线性优值不但与非线性系数(χ3或n2)成正比,而且与吸收系数成反比。但目前非线性系数比较大的一类直接能隙半导体具有确定的吸收边,例如CdS和ZnS的吸收边分别为2.42和3.8 eV,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吸收特性的可调性很小。尽管可以通过量子尺寸效应改变其吸收边,但这种改变也是很有限的。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希望材料的吸收边能够根据需要而调整。  相似文献   
60.
量子级联激光器(QCL)是一种基于子带间电子跃迁的中红外波段单极激光光源,其工作原理与通常的半导体激光器截然不同,它利用垂直于纳米级厚度的半导体异质结薄层内由量子限制效应引起的分离电子态,在这些激发态之间产生粒子数反转。该激光器有源区是由耦合量子阱多级串接组成(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