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2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53篇
教育与普及   2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409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31.
林海健 《科技信息》2007,(24):144-145
本文对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柱的几种常见加固方法—四周增加钢筋混凝土围套法、外包钢加固法、单侧或双侧加大截面法、一侧或两侧加设预应力撑杆结构法、加设钢柱间支撑法等几种方法进行了介绍,且重点分析了各种加固方式的设计方法,可供加固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利用施喷注浆技术在加固纠偏施工技术中的应用,施工工艺及技术控制。  相似文献   
33.
可倾屏法是测量螺旋面牙形的一种新方法。它克服了传统光学测量方法中存在的观测对象(影象或干涉线)随调焦而变形和测量结果具有双值性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本文阐述了可倾屏法的测量原理及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34.
对外贴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求解问题,ACI440F规范及我国CECS146:2003规程都给出了相应的求解公式,但均为验算形式.这在面向设计,即计算给定目标承载力下的FRP用量时,并不方便.针对矩形截面形式,通过引入原构件配筋特征参数和FRP配筋特征参数,推导出量纲-形式的弯矩增量与参数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并给出显式求解FRP用量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定义截面形状系数,将这一显式求解方法推广至T形及更为一般性的截面形式.  相似文献   
35.
沉管碎石桩是地基处理的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承栽力,使沉降量减少,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此方法的施工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6.
在工程建设中 ,由于施工疏忽大意 ,组织不当 ,操作失误 ,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屡有发生 ,给生产和使用带来隐患 .为保证工程正常使用 ,必须进行处理 .简单的方法是推倒重来 ,这样势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有时由于工期因素的影响 ,也不允许这样做 .因此针对不同的工程质量事故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满足生产使用的前提下 ,尽量使工程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本文介绍的是一起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 .  相似文献   
37.
随着公路工程建设水平和建设等级的不断提高,粉喷桩作为一种新型的软基加固技术,已越来越被工程技术界所重视。现根据周口绕城公路沙颍河南北段的粉喷桩施工经验,介绍几种现有的粉喷桩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广府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加固方法,采用菠萝格木材,设计并制作了两榀不同结构形式的典型广府木祠堂箍头榫框架,提出并制作了用于木结构榫卯节点加固的雀替型阻尼器,对雀替型阻尼器加固前后的木框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构的抗震性能及阻尼器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器可以弥补初次加载产生的损伤,在转角不大时给残损的榫卯节点提供较高的初始刚度,并在榫卯节点自身开始闭合时与之协同受力,提高节点刚度、极限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使得加固试件的极限承载能力高于未加固试件;未加固试件经过加载,出现了榫卯脱离、榫卯局部压屈现象,加固试件的破坏形式主要为榫卯脱离、榫卯局部压屈和竖向顺纹劈裂裂缝;各节点的滞回曲线呈现明显的“捏缩”现象,榫卯节点强度退化系数均大于0.83,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表现出稳定的承载性能,随节点转角的增大,各节点的环线刚度、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呈现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的趋势;边跨框架试件节点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逐渐稳定于0.1~0.2,而中跨框架试件节点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逐渐稳定于0.05~0.1,且经过阻尼器加固,边跨框架与中跨框架试件的总滞回耗能分别提高了67%和19%。  相似文献   
39.
严军  李晓思  李哲  刘路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4):10469-10478
为了探明注浆法应用于黄土地区某既有高层建筑地基加固产生负面作用的原因,用以指导该建筑物进一步的加固工作。本文依托某建筑物纠偏工程讨论了注浆法在局部非饱和黄土地基中的适用性。现场监测了建筑物的沉降、倾斜以及地基土孔隙水压力指标,结合地质条件以及前期加固方案,分析了注浆后地基土承载力不升反降、建筑物沉降速率增大的原因。结果表明:注浆开始后,建筑物沉降速明显增大,且南侧高于北侧,随着施工的暂停和恢复,沉降速率随之减小和增大。最大沉降速率达2.05 mm·d-1,南北两侧最大沉降差达40.78 mm。孔隙水压力变化趋势与沉降速率类似,最大孔隙水压力达990.21 kPa。停止注浆后,地基南侧各处孔隙水压力有所降低,降幅约8.85%~45.56%。注浆使建筑物产生不均沉降的原因为,未凝结浆液中的水在注浆压力和较高的孔隙水压力作用下逐渐渗透到本就排水条件不良的地基土中,且由于地基内初始孔隙水压力及初始排水条件的差异,对地基产生了不均匀的影响,最终体现在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上。可见对于类似的排水条件不良且孔隙水压力过大的局部非饱和黄土地基,注浆加固前应采取打入排水板、泄压孔等措施消散孔隙水压力,然后再进行注浆施工。  相似文献   
40.
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粘钢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梁的各种力学性能,采用分离式方法建立了粘钢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对此模型先后进行了模态分析和简谐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得出了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梁的前5阶振动模态和简谐集中动荷载作用下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底部开裂的极限动载荷幅值-频率曲线,可为研究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各种动力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