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详细介绍了力学性能测试、松散堆积密度法、萃取法测接枝率等改性碳酸钙性能测试法。讨论发现,3种方法的测试结果完全吻合,由此可证明松散堆积密度法、萃取法测接枝率也是行之有效的测试新方法。  相似文献   
22.
基于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采用Taft波激励,不断增大其幅值,研究不同强度地震波作用下堆积型滑坡地震响应特征,对比分析了汶川地震清溪台站基岩波结果的异同.结果表明:坡面水平向和竖直向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均随坡高增加而增大,呈现高程放大效应;坡体内水平向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分布与坡面不同;坡面对输入地震波有反射作用并呈现坡面浅表放大效应;基岩水平向加速度随高程增加存在增大现象,与地震动输入相比,均有缩小现象.同一高程处,坡面水平向与竖直向、坡体内及基岩水平向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随地震波幅值的增大其变化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23.
以原料MoS2为前驱体,经正丁基锂剥离和水热处理,制备出重新堆积的MoS2和钴离子掺杂的MoS2.利用XRD、TEM、SEM和EDS等分析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重新堆积的MoS2和钴离子掺杂的MoS2的晶型均为2H-MoS2,但结晶度都比原料的差.重新堆积的样品的组成仍为MoS2,Co2+掺杂的...  相似文献   
24.
报道了一个4,6-二甲氧基嘧啶取代的硫脲的分子结构和二维构筑体系.在这个分子中,通过强分子内氢键锁硫脲的3个主要片段促使分子呈现近平面结构;不同类型的弱分子间C-H—S和C-H—O氢键导致分子形成不同类型的二聚单元;这些二聚单元结合分子间的偶极-偶极促使分子呈现不同类型的席状体系;另外,π-π堆积和氯/氯间紧密相互作用导致嘧啶取代的硫脲分子呈现高度有序的交错层的自聚集体系.  相似文献   
25.
对漏油嘴零件的实际测量和在UG中的建模,实现零件的逆向设计。通过UG的导出文件在快速成型机上实现了零件的快速成型制作。对成型零件进行观测,总结出影响快速成型零件产品质量的因素,并从材料和堆积机理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6.
根据电力使用部门的需要,对钢芯铝绞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高度紧密性及表面圆整度和光滑度,为此,在管式绞线机上加装预扭装置,使产品符合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7.
28.
本文系阐述运动性疲劳机理理论或学说的综述性文章。通过对运动性疲劳机理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疲劳机理理论主要包括:中枢疲劳、外周疲劳、耗竭学说和堆积学说等传统理论以及高频疲劳、低频疲劳、疲劳控制链和突变理论等新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对认识疲劳的本质,有效地预防和延缓运动疲劳.启发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疲劳机理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9.
SiO2微球非密堆积FCC结构光子晶体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垂直沉积法、 高温烧结技术和HF酸刻蚀技术, 制备了SiO2微球密堆积结构和非密堆积结构的光子晶体;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观察并比较了二者的结构特点. 通过反射光谱测量和光子带隙计算的比较, 表明非密堆积的SiO2微球光子晶体结构比密堆积的SiO2微球光子晶体结构在L和X方向更易于开通光子带隙.   相似文献   
30.
周口店第一地点洞穴40余米厚的堆积层自下而上共分17层,新近测量的年代推前了近20万年,对堆支所含哺乳动物化石和孢粉资料进行聚类统计和因子分析,结合风化系数和微量元素含量等古气候代用指标,重新定量地描绘它所记录的古气候波动旋回,根据第2层TIMS测年为41万年BP,第14层上部是磁性地层测量的B/A界线,可以将该洞穴堆积层1-4层对比于深海岩芯δ^18O气候曲线的11-19段或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S4-S7,并且古气候旋回内的次级波动也可进行一定程序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