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0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探讨人的本性有助于心理学家更好地了解人、帮助人。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们秉承不同的哲学观点,把人性或归结为某物,或归结成某种精神,并以此为指导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2.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探讨人的本性有助于心理学家更好地了解人、帮助人.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们秉承不同的哲学观点,把人性或归结为某物,或归结成某种精神,并以此为指导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3.
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被命运捉弄而杀父娶母,造成悲剧。希伯来圣经也描述了家庭冲突,但类似的故事却多有圆满的结局。尝试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通过与俄狄浦斯悲剧的比较,论述圣经中类似的家庭故事何以会有不同的结局。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从电影叙事的结构中梳理出主要人物的行为活动及其深层心理原因,在爱情故事这一表层结构下发掘出关于"自我与他者""自恋与他恋""死与生""时间与记忆"这样四组与人类生活和精神情感始终相随的深刻命题,在人物被疗愈的过程中展现生命本身的诡谲和绚烂。  相似文献   
85.
《太阳照常升起》中荒诞离奇的情节、错综变化的时空以及混乱的语言和视角使得这部电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实之作,自然也不能以写实主义的艺术规范去要求或解读它。本文认为,正是这种混乱和错综恰恰与人之梦境的呈现有某种契合之处,从精神分析的角度人手或许能提供不无启示的发现。本文通过对影片的解读发现,这是一个在历史和时间之外不懈“找寻”的故事,影片中的主人公没有历史,身世模糊,自然就没有现实,这注定了他(她)们的缺失状态,他(她)只能不停地找寻,而当他(她)们一步步靠近找寻的对象时,却越来越意识到找寻本身的荒谬:他(她)们在历史之外找寻却被时间之流无情地吞噬,而在这种没有主体(自己)的年代(“文革”前后的中国现实)中找寻主体(自己),恰如在时间和空间之外找寻“存在”一样,既荒诞可笑而又沉痛悲壮,死亡注定是他(她)们宿命的结局。这或许即影片名“太阳照常升起”所呈现出的矛盾而富于悖论的含义所在。  相似文献   
86.
夏君 《科技信息》2011,(30):170-170
佛洛伊德主义作为现代文学和美学的一种思潮,对于西方现代作家有着很大的影响。佛洛伊德对人类的潜意识活动做了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并把它应用于文学创作中。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鸡蛋》中集中体现了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文学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7.
孙聪  霍大同 《科技信息》2010,(36):I0035-I0036
精神分析学创立以来,虽然已经有了整套针对神经症的治疗方法,但对于精神病治疗的探索却举步维艰。弗洛伊德反对精神病学用药物控制病患精神世界中的妄想和幻觉的做法,认为精神分析家可以与精神病人的妄想一起工作,并提出第二拓扑理论来尝试回答精神病的问题。此后,许多精神分析家都对精神病问题进行了论述,如罗森和温尼科特提出的基于"退行"的精神病治疗方法等。在本文中笔者对精神分析家面对精神病时所做出的临床努力进行一个综述,并尝试从理论建构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探寻这种困难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8.
运用面谈与网络会谈等方式对一例厌童症(Misopedia)的幼师专业的来访者进行了一年的治疗。使用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及其他技术,帮助来访者摆脱了困扰。结合会谈及治疗的体会,具体分析了产生这种问题情结的心理原因,并探讨了幼师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和提出了相关解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9.
运用精神分析研究屈原的自杀问题,认为深藏于屈原的无意识中有一个死亡情结,彭咸是屈原心中的原始意象。屈原是政治迫害狂。屈原的自杀是有其人格弱点的,自恋、犹豫与对君的钟情使他成了又一个哈姆雷特。而最终,屈原的死亡情结使他成了永生的诗人,屈原的辞赋是生命体验的绝唱。  相似文献   
90.
由于张爱玲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自觉借鉴,对中国古典小说神韵的自觉继承,并在《金锁记》中将两者几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进而创造出一种中西合璧、雅俗共赏的新小说文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