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7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44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应用FTIR,DSC,DMA技术,从高聚物具有结构多重性和形变不均一性出发,定性地探讨了HDPE的ESC开裂机理。在应力作用下HDPE的形变不均一性所形成的微裂纹,就成为具有各自不同利害程度的自然内存缺陷,从而活性介质获得了渗透到HDPE内部的机会,使HDPE表面能下降,导致应力集中链的滑脱和解缠,当滑脱和解缠的分子链积累到某临界值时,便呈现了宏观脆性开裂。并根据HDPE的ESC开裂机理,提出了改善HDPE的ESCR性能的途径。HDPE的ESCR性能的提高取决于对其影响因素的最佳利用。  相似文献   
72.
双剪正交和非正交滑移线场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双剪应力屈服准则(1961)和双剪强度理论(1983)为基础提出并推导了一个新的双剪正交和非正交滑移场理论。现有的在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和岩土工程应用的各种滑移线场理论论均可作为双剪滑移线场理论的特例。研究结果与作者以前取得的实验结果相比较,两者甚为吻合。  相似文献   
73.
钢筋轻骨料混凝土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四个钢筋轻骨料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组合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结果。分析了梁端塑性饺区和节点核心区的强度、变形和粘结锚固性能。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以复合岩石的压缩试验为基础,讨论了复合岩石在不同粘结状态下的各种压缩力学特征。作者发现:所有复合岩石的力学特性都与层间粘结强度有关,并随其改变而不同。复合岩石的极限强度、弹性模量和破坏能量都随着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值后逐渐稳定下来,而复合岩石的泊松比随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5.
本文是在文[1]基础上的推广与发展。它除有文[1]的优点外,其刚度将进一步提高,其内力将更趋均匀,从而达到进一步节约建筑材料和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同时在文[2][3]的基础上,提出“预应力混凝土空腹网架结构的近似分析方法”,此法满足结构工程设计要求的计算精度,未知量比空间刚架矩阵位移法大为减少,节约内存、使这种预应力空间刚架结构体系能用低档微机进行计算,以利于这种新型结构的推广。  相似文献   
76.
因变更了初期坝轴线,Ⅲ号冲沟斜坡在清基中发现了隐蔽发育于中厚层白云岩中的卸荷裂隙,裂隙宽度0.10~1.00m,深度3.20~4.50m。根据勘探及试验资料,进行了斜坡稳定性和渗透性评价。结论得出:(1)在天然状态下,K>1,斜坡稳定;(2)在饱水状态下,沿m2滑移结构面,K<1,斜坡不稳定;(3)斜坡浅层管道式渗透作用,将产生渗透破坏。建议采用团结——帷幕溉浆作防渗处理。  相似文献   
77.
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在超塑变形中由于微观组织的差异,不同晶粒的变形行为不同,因此产生了多机制效应。总应变速度为三种主要变形机制(扩散蠕变,晶界滑移和位错蠕变)产生的应变速率之和.在铝锌镁合金中测量了各机制对总变形的贡献,验证了多机制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78.
为了研究灌孔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锚固机理及粘结应力分布,通过咬合试验和内贴片试验,分析了内裂缝的发展过程和粘结应力的分布,揭示了灌孔混凝土与钢筋咬合作用传力和混凝土咬合齿被剪断后混凝土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传力机理。并以二次曲线模拟粘结应力的缓慢上升段,以椭圆线模拟曲线峰值以后的急剧下降段,采用相对粘结应力形式,确定出粘结应力沿锚长变化的分布函数,为进一步研究灌孔混凝土的粘结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以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为例,论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全户内变电所中的应用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使得全户内变电所结构更加紧凑,减小占地.  相似文献   
80.
New fabric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fabrication of micro devices, such as Mi- 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MEMS), Micro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ol. 51 No. 9 May 2006 Energy Systems (MES) and so on[1―3], providing op- 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