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2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2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通过对汾渭盆地西师村黄河第三级阶地上沉积的黄土地层粒度分析发现,沉积物的粒度组份变化曲线能够很好地反映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的变化,粒径〈5μm和〉30μm组份的体积分数曲线分别是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的良好替代性指标.通过粒度分析所绘制的各粒级组份体积分数曲线显示,古土壤S2和S1发育时期,夏季风加强,并且分别在225,121,101,85kaBP处出现峰值;在40kaBP左右,夏季风有所加强,形成一层弱古土壤Sm.黄土L2和L1堆积时期,冬季风加强,峰值分别出现在185,155,138,15kaBP处.西师剖面的黄土记录整体上反映了最近250ka以来汾渭盆地东亚季风的演化过程,为这一地区在最近250ka以来的东亚季风演化研究作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2.
样品粒度和光谱分辨率对烟草烟碱NIR预测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烟草粉末样品的近红外分析为例,研究了在不同样品粒度和不同分辨率下采集的样品光谱对建立的烟碱含量预测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粒度对预测模型有较大影响,细粉末烟叶样品所建的模型在各项评价指标上均较粗粉末样品所建模型好,且实际预测准确性高,因此建议烟叶粉末样品先过0.441 mm以下的筛子后再进行光谱采集.同时,分别以2,4,8,16,32,64cm-1的分辨率扫描的烟叶粉末样品对预测模型的影响也非常明显,高分辨率扫描样品所建的模型在各评价指标上均比低分辨率扫描所建的模型好,预测准确性高,但综合考虑扫描时间和光谱图文件大小等因素,以分辨率为8cm-1扫描的光谱最能满足实际建模的需要.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新近纪红黏土序列的古气候演化特征。方法对中国北方4个新近纪红黏土剖面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和化石动物群时间序列进行区域对比。结果黄土高原新近纪红黏土沉积以来发生了5次大的气候事件,气候事件的分界线在粒度、磁化率年龄曲线上特征明显,反映的气候特点与化石动物群演替性质完全一致。结论中国北方新近纪红黏土序列古气候演化过程的气候事件均与青藏高原隆升和东亚季风的发展相联系。时间上,南北气候演化事件基本同步;空间上,北部较南部地区变化剧烈。5次气候事件从下到上表现为半湿润、半干旱、湿润、干旱与湿润交替、干旱的气候演化特征;相应动物群生态类型表现为草原-疏林草原、草原为主的疏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与森林交替到草原的演化特点。  相似文献   
64.
超细地质标准物质及其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74μm(200目)样品粒度是当今地质分析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 文中从实践角度指出了现代地质分析技术对样品粒度的新需求,并由地质分析样品粒度演化的历史说明了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分析样品粒度阶梯性减小的趋势. 从而认为应不失时机地研制超细粒度的地质标准物质,为研究超细样品条件下的分析技术奠定物质基础、提供评价依据. 为此采用超细粉碎技术制备了一套具有超细粒度的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系列;并给出了以超细样品粉末直接压片制样,用X射线荧光法精确测定了海山磷块岩中包括C,F,Cl,Br和I在内的主、次、痕量共32个元素的应用实例. 最后讨论了超细标准物质制备及应用可能对地质分析技术未来发展造成的影响——导致新的地质分析技术体系的产生.  相似文献   
65.
大洋多金属矿是以铁锰氧化物为主相的复杂矿物,利用大洋多金属矿三相氧化法提取锰,并使铁铜钴镍富基于渣中的方法是富集分离有价金属的新途径.最佳反应条件是:温度240℃;时间2 h;碱锰的物质的量的比为45;通气量0.5 m3·h-1;锰粉粒度为-200目.铁镍的固相富集率接近100%,铜钴大于93%.液相氧化反应后Fe,Cu,Co,Ni等金属基本上被分配到渣中,赋存在矿物中的变价金属氧化物对锰酸钾的反向分解有促进作用,初步实现了这些金属与Mn的分离.  相似文献   
66.
用热重/差热(TG/DTA)分析法研究了粒度及升温速度对Sm2Fe17合金热稳定性的影响,结合XRD物相分析结果说明Sm2Fe17合金氧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用Kinssinger法计算了Sm2Fe17合金被氧化所需的表观活化能并推断了其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Sm2Fe17合金粉的粒度越细,其热稳定性越差;升温速度越快,Sm2Fe17合金的氧化温度增高,放出的热量减小. Kinssinger法计算Sm2Fe17合金在低温氧化时的表观活化能为162kJ·mol-1,在高温氧化时为189.8kJ·mol-1.  相似文献   
67.
超声波条件下合成小粒度4A沸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声波条件下进行了小粒度4A沸石的合成,考察了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及超声波功率对产品合成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并对产品进行了XRD,SEM和离子交换性能表征.超声波条件下合成的4A沸石产品钙离子交换容量为359 mg/g,镁离子交换容量为186 mg/g,白度为95,平均粒度为2.54 μm,其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水热法制得的产品.  相似文献   
68.
王桂芳 《应用科技》2002,29(3):9-11
舸用水浴量热法经1260℃加热,保温20min,水冷处理的连铸945钢的再结晶温度进行了测定。又通过测试硬度及金相组织,晶粒分析,从不同的角度验证了该钢的再结晶温度范围是960-990℃。  相似文献   
69.
均匀α-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纳米粒子的制备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而α-氧化铁纳米粒子由于其独特的性能与广泛的应用,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分别采用均匀沉淀法和强迫水解法来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用XRD谱图和TEM电镜进行表征,并探讨了这两种制备方法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产率及晶体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汾河下游三万年来沉积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汾河下游岩性特征、沉积物粒度、粘土矿物和孢粉分析,探讨了汾河下游3万年来环境演化规律。30-11Ka.B.P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盛冰期,气修干寒;11Ka以来,经历了3个气候旋回,变化周期为3.5Ka左右,黄河中游早期文明起源及人类生产活动,与本区气候关系有很好的耦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