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基于声波测速的充填体完整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水泥-尾砂充填体内部构造和力学性能,采用钻芯法从采场充填挡墙或相应部位施工覆盖整个采场的地质孔取样,使用SY-1型声波仪对样品进行声波测试,通过配套软件分析波形和频谱.结果表明:波速和动弹性力学指标的差距源自强度和疏密构造差异;虽不同充填体声波波速不同,但其声波波形和频谱成分基本相同;声波延时长、主频集中、频谱较简洁且振幅较高,反映出充填体内部夹杂、孔洞和空穴等缺陷少,结构较完整.  相似文献   
132.
煤矸石与粉煤灰混合物气力充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煤矸石与粉煤灰充填材料的物理化学组成和运输系统工作原理,对采空区进行了气力充填的实验研究,针对输送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3.
 充填钻孔是充填料浆从地表输送到井下采场的咽喉工程,是矿山正常运转的保障,因此对矿山充填钻孔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十分重要。通过建立支持向量机(SVM)和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以验证集预测值的均方误差作为SVM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法(GA)对SVM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应用优化得到的SVM模型进行预测,并结合BP神经网络进行残差修正,最终得到预测结果。以某矿为例,通过GA得到SVM模型最优参数:适应值(均方误差mse)=0.0111,惩罚系数C=47.0768,核函数参数σ=2.2638。通过优化的SVM模型,对预测集充填钻孔寿命进行预测,经BP神经网络残差修正,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均控制在3%左右。对比单一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更加理想,精度更高,在类似的预测工程中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4.
 充填站站址是一个充填矿山的咽喉工程,其合理与否是一个新建充填系统的关键。为解决充填站站址方案优化选择问题,本文通过现场调研、资料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境、安全等因素,建立了充填站站址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EM)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的基本理论对充填站站址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从而确定最优充填站站址方案。评判过程中,为均衡主观、客观因素对各评判指标权重的影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判指标的主观权重,结合熵权法计算得到的客观权重,得到均衡主观、客观因素影响的均衡权重,进而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的基本原理建立AHP&EM-TOPSIS综合评判模型,计算得到各充填站站址方案基于评判指标的综合优越度,从而确定各充填站站址方案的优劣。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矿山实例中,依据该矿山实际条件,拟定3种待选充填站站址方案,建立充填站站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AHP&EM-TOPSIS综合评判模型对各充填站站址方案进行评判,得出拟选择3种充填站站址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分别为:71.2%, 46.4%,56.3%,从而确定第1种方案最优。经该矿山实践表明,本文方法所确定的充填站站址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5.
磷矿井下充填采矿技术高效、环保,已被贵州磷化工企业广泛采纳。研究岩溶发育类型的多种岩溶形态,矿洞的各项边界条件,洞体围岩性质和充填情况等;对贵州喀斯特地区3个磷矿采空矿洞实体的洞体断面、岩性和地应力参数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结果对优化矿井开采环境,提高磷矿井下充填采矿的工作效率,以及保证矿井开采安全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6.
以吉林油田长岭火山岩气藏基质岩心、裂缝充填岩心、裂缝-基质岩心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油藏条件下的应力敏感实验,以储层原始有效覆压下的渗透率为基准渗透率评价了该火山岩气藏的应力敏感程度,并与传统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裂缝-基质岩心具有中等偏强的应力敏感性,基质岩心和裂缝充填岩心应力敏感程度较弱.这与用传统方法评价的3类岩心均具有极强应力敏感性的结果偏差较大,火山岩中天然缝和人工缝的闭合是造成应力敏感性的主导因素.由于有效覆压变化引起的渗透率损失主要在低有效覆压范围内(<20 MPa),而这种情况在整个油气藏开发期内可能并不会存在,因此认为新评价方法更加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7.
针对急倾斜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技术难题,分析了新强煤矿巷旁充填材料合理配比及充填体承载特性,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巷旁充填体及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试件在一定的充填料配比条件下,随着水灰比的增加其抗压强度明显降低,新强煤矿充填材料水、水泥、沙子、矸石理想配比为1∶2∶4∶4;留设巷道顶底板的活动剧烈程度与距工作面距离相关,导致巷道顶板移近量不同;巷旁充填材料配比强度高于10 MPa,可以满足新强煤矿巷道围岩变形及充填体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8.
万子文 《科技信息》2013,(16):355-355
综合机械化采煤,要实现绿色开采,就必须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实际及煤矿开采条件要求,运用采矿新理论,研究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新方法,进一步优化综采技术,全面实现采矿高产高效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39.
在介绍煤矿充填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可实行的充填方案进行仿真模拟,探讨了三维实体建模、充填过程演示和充填效果比较等关键性技术.同时结合实例,阐述了煤矿通过充填三维仿真来进行充填方案的设计与选择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在充填方案前期策划中,可视化三维仿真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可视化程度不高的缺点,使充填方案的设计更加直观形象、更容易理解,也为将来煤矿充填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个新方式.  相似文献   
140.
矸石膏体充填实验指标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矸石膏体充填实验中实验指标庞杂,且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等问题,提出了实验指标应依据膏体性能满足膏体输送工艺、充填方式及地表沉陷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塌落度、充填体强度(包括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凝结时间(包括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和压缩率作为矸石膏体材料配比实验作为考察指标,并确定了各指标值的实验方法.观测结果表明:实施充填后,地面建筑物破坏等级为Ⅰ级.确定的实验考察指标及指标值是合理的,在生产实践中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