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62篇
教育与普及   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0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运用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对歧北凹陷东一段储层砂体空间配置进行研究,结合岩心、录井、测井、三维地震、镜下微观特征和古生物组合等资料,对砂体成因进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该时期发育4个砂组,自下而上分别位于东一下段高位体系域的下部、东一下段高位体系域的上部、东一上段低位体系域和东一上段高位体系域;这4个砂组均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成因相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缘泥,且Ed1x-HST(L)和Ed1s-LST砂组还发育水下重力流沉积;Ed1x-HST(L),Ed1x-HST(H)和Ed1s-LST砂组发育3条水下分流河道,而Ed1s-HST砂组仅发育2条水下分流河道;各砂组河口坝和前缘泥空间展布特征与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特征较相似,水下重力流沉积位于南大港断层下降盘区域;Ed1x-HST(L),Ed1x-HST(H)和Ed1s-HST砂组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性最好,为该区域最主要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992.
近松散含水层溃砂机理及判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厚松散层下煤碳滞压量巨大,提高开采上限是近松散层下安全采煤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海孜煤矿西部井松散层下浅部采区压煤问题,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理论分析,从覆岩裂隙破坏发展规律及松散层砂土颗粒性质入手,研究工作面溃砂机理,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基本吻合,同时提出工作面溃砂判据,研究结果对合理留设浅部工作面安全保护煤(岩)柱,最大限度提高开采上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测定西藏不同区域产砂生槐在不同采收时间花、茎、叶及种子中的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为其合理采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SHIMADZUC18色谱柱(150X4.6);流动相: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含磷酸2ml/L)一高氯酸钠(15ml:85ml:O.5g),检测波长为215rim,流速为0.7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种子中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含量较高,最高的为日喀则七月份采种子,苦参碱含量(24.48mg/g),氧化苦参碱含量(51.125mg/g)。结论:砂生槐花、茎、叶及种子中均合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不同区域、不同采收时间其含量有差异,种子采收7月份最佳,利用叶子应在6-7月。  相似文献   
994.
为探讨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体沉积样式及其搬运机制、发育规律,基于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利津地区沙四上纯下亚段砂砾岩体内部地震反射特征,结合测井、岩心等资料开展系统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利津地区沙四上纯下亚段砂砾岩存在高角度退积反射相、前积反射相、低角度退积反射相等地震相类型;研究区砂砾岩沉积主要发育地震活动相关的...  相似文献   
995.
细集料的特性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细集料的级配、细度模数和种类等对其和易性、力学性能等性质有较大影响,本文对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设计研究,并针对机制砂含有石粉的特点,研究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及混凝土配制、应用与同配合比河砂的工作性做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96.
西藏蛇绿混杂岩中的铬铁矿自然重砂矿物主要有铬铁矿和铬的各类尖晶石,其自然重砂异常主要产于蛇绿混杂岩(超基性岩)中。根据铬铁矿自然重砂的分布特征,其异常主要成群分布于南北两个蛇绿岩混杂岩带中,与超基性岩及铬铁矿矿产地分布高度一致,以此作为线索,通过铬铁矿自然重砂异常分布特征,作为寻找铬铁矿的一种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997.
疏松砂岩地层压裂充填支撑剂粒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疏松软地层中实施压裂充填工艺,出砂和支撑剂的嵌入是造成裂缝失效的主要因素,而两者都与支撑剂的粒径有密切的关系。针对金县油田高渗储层,设计模拟裂缝壁面的嵌入与砂侵和裂缝端部的砂侵试验。在不同压力下,对两种不同粒度组成的模拟地层砂进行测试,获得支撑剂在软地层中的嵌入程度、不同粒径支撑剂及其组合下的出砂量、出砂粒径以及砂侵后的导流能力。结果表明:在软地层中,支撑剂的嵌入程度随支撑剂粒径的增加而增大,随地层砂粒度中值的增大而减小;压裂充填防砂支撑剂粒径应优选为5~9倍的地层砂粒度中值;支撑剂粒径是地层砂粒度中值的6~9倍时,可形成内部砂桥;适合于压裂充填防砂的支撑剂粒径组合方案是粒径为地层砂粒度中值6~9倍的支撑剂与小于6倍的支撑剂体积比为3∶1。  相似文献   
998.
塔河油田石炭系薄互层储层具有埋藏深(4800~5400m)、单砂体薄(3~10m)、砂体分布不稳定等特点。地震资料主频范围为35~41Hz,对应反射层砂岩的主体理论分辨率为26~30m,地震数据无法识别薄砂体。为了解决石炭系薄砂体预测难题,采用了地层序列约束随机优化高分辨率反演技术为主,其它方法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问题。该方法对当前勘探开发中面临的复杂超深低渗砂泥岩薄互层储层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南华北地区露头、钻井等资料,对上古生界储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演化等因素影响。其中,海陆过渡相三角洲沉积决定了区内储集岩主要为中—细砂岩,物性以低孔-低渗为主,平均孔隙度为2%~3%,渗透率为0.05×10-3~0.4×10-3μm2;成岩作用影响储集空间的演化过程和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区内储集空间类型以孔隙型和裂隙型为主;区内构造演化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以"建设性"为主。综合评价认为,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是开展致密砂岩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点层系。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室内标定与现场检测相结合,分析了灌砂法在工程实践中影响路基压实度检测的各项因素,以求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