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59篇
系统科学   153篇
丛书文集   167篇
教育与普及   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302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研究了联机数据挖掘系统中的并行和增量聚类算法,并给出了算法伪码。实验表明,联机增量聚类算法相对于传统的Apriori算法具有较大优势,同时证明了增量聚类算法及其联机数据挖掘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2.
利用SPSS进行山西省气候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SPSS软件中的Hierarchical Cluster分层聚类,使用其中的Between—groups linkage、Maximum magnitude of 1聚类方法和Aggloineration schedule统计方法,对山西省62个市县的降水、气温资料进行C1assify(聚类分析),把山西省分成晋北、晋中晋东南、晋西南等三个类型区,再次聚类分析进一步把其分成5个类型亚区,最后,利用AutoCAD矢量化,绘出山西省气候区划图。  相似文献   
73.
中药血竭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10种中药血竭样品的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graphy)指纹图谱,并把HPLC指纹图谱信息进行数据化及数据标准化处理;用重叠率与相关系数两个参数,从两个方面定量地对这10种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定性地对这10种样品进行了分类和鉴别.从而建立了一种相对完善的中药血竭的化学模式识别技术,为中药血竭的质量评价和分类鉴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4.
语音识别中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参数聚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向华  朱杰  郭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38(12):2086-2088,2093
为减少语音识别中声学模型的参数量,提高参数训练的鲁棒性,基于声学决策树结构,提出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模型参数聚类,包括高斯聚类和方差共享.对大词汇量汉语连续语音识别的实验结果表明:高斯模糊聚类使高斯数减少25%时,识别率提高了0.15%.进一步做模糊方差共享,当方差减少到初始模型的24%,与同样参数量的未进行聚类的模型相比,误识率下降了3.01%,证明了模糊聚类分析在语音参数聚类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5.
空气自动监测方法是国家正在推广的空气质量监测方法,连续监测系统则是目前我国多数城市采用的方法。为了比较这2种方法监测结果的异同,确定2种方法数据的连续性、可比性,于夏季连续20d进行了对比监测,监测项目分别为SO2、NO2和PM10.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6.
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因子分析方法研究青海盐湖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盐湖水化学类型主要为硫酸镁盐型,盐湖卤水发育程度较深,没有碳酸盐型,K、Na、Mg//Cl、SO4-H2O是青海盐湖卤水的主要化学平衡体系等,这与青海盐湖的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77.
秦始皇陵2,3号坑兵马俑原料来源和研制工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原料来源和烧制技术,选取63个秦始皇陵2,3号坑的兵马俑样品和20个秦陵附近的黏土样品,2个耀州瓷胎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每个样品中32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2号坑和3号坑兵马俑原料来源不完全相同,但多数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的垆土样品关系密切,其原料来源可能在秦陵附近,由此推断烧制2,3号坑兵马俑的窑址也可能在秦陵附近.还初步分析了2,3号坑兵马俑研制工程的历史背景和秦陵封土,2号坑夯土、回填土与附近黏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从知识发现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聚类分析原理,结合矿体自身特点的矿体矿石模块品位预测方法.经过交叉验证,完全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79.
为分析不同龙眼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以近年从广西引进的四季蜜龙眼和原产广东、福建、广西的9个龙眼品种的叶片为材料,以基因组DNA为模版,使用100条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其中18条引物扩增出清晰的具多态性的DNA谱带.采用UPGMA法对这18条引物扩增的谱带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遗传距离系数为0.8时,可将10个龙眼品种(系)分为3组,第1组含四季蜜,第2组含灵龙,第3组含其余8个常规龙眼品种,它们是古山二号、储良、友谊、龙优、石硖、松风本、大乌圆和广眼.  相似文献   
80.
 应用局部影响分析方法,讨论了主因子模型中影响点的识别方法.给出了因子负荷矩阵,共同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等主因子模型中参数的诊断统计量,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地质数据中,以识别特殊地质数据及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