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灸夹脊穴配合手法复位治疗交感神经性颈椎病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秀芬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5):133-134,5
目的:观察针刺华佗夹脊穴配合手法复位治疗以枕部痛、心慌、胸闷、呼吸苦难、头晕、恶心、手指肿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颈椎病.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4例乳腺增生病患者施行针刺加火针疗法治疗,并做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施行针刺加火针疗法治疗,经1~6个疗程的针刺治疗和火针疗法治疗,有效率92.6%。结论针刺加火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犹如战场的皮肤 近年来,免疫学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免疫学对癌和艾滋病的治疗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过去,在人体免疫方面备受关注的主要是血液中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和胸腺、肠壁等器官。 但是,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皮肤在免疫方面也担负着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94.
总结我国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多种选择。系统检索CBM、CNKI、万方和维普,纳入针灸、针刺、针药联合等治疗慢性胃炎的相关原始研究,提取相关资料,并运用Excel进行结果分析。纳入随机对照试验85篇,观察性研究66篇,随机对照试验中,25篇提及了随机的方法,2篇提及了盲法,仅1篇提及了分配隐藏;针灸治疗慢性胃炎使用最多的穴位是足三里、中脘、内关、胃俞以及脾俞。针灸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特别针对足三里、中脘、内关、胃俞以及脾俞。国内相关文献数量庞大,但质量却较低。  相似文献   
95.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作者运用针灸疗法对63例眩晕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愈率为79.4%,好转率为15.9%,总有效率为95.2%,本文对眩晕的诊断标准,辨证施治原则,效疗评定标准和疗程作了统一规定,另外,对一例典型病例作了详细的报告,最后对眩晕的发病机理和经验作了更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96.
微循环是西医判断人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癌症患者大多存在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它和癌的转移、复发与恶化成正相关的关系。经络状态是传统中医辩证施治的重要依据,中医经络现代研究肯定了体表穴位与脏腑功能的相关联系,当人体的健康状态发生变化时,相应的经络穴位的伏安特性(V-A)也随之而产生明显的变化。郭林新气功的呼吸导引、势子导引和意念导引强调的正是在气功态下对人体经络有意识的锻炼疏通,所谓“经络通,百病消”。采用显微摄相机、MCIMPS系列微循环图象处理及多参数测量系统,连续三年对坚持练郭林新气功的数十名患者进行微循环参数和血液粘度的跟踪检测。自1995年起又增加了用JXT-2经络穴位图示诊断仪同时检测上述患者的经络V-A特性曲线。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望对郭林新气功疗效检测提供可靠的定量判据,从而为人体生命科学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7.
98.
笔者将运动成绩相对集中的21名体育教育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随机分为三组进行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针刺穴位对短跑运动能力即时效应明显,而累积效应不明显.本文通过对实验过程、实验施加因素的分析,探讨了针刺穴位对短跑运动能力提高累积效应不明显的原因,为今后研究针灸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本文研究了最新的非织造布加固技术——射流喷网工艺,其基本原理与针刺加固相似,采用高压水针替代机械针刺,纤网在水流直接和反弹的双重作用下,纤维缠结加固。实验表明:预水刺时,各注射器的水压能量须逐个提高,纤维的缠结效果好,并提出了原料、速度、压力、温度等关健技术参数。纤网定量降低,注射器数量增加,涤纶射流非织造布机械性能比棉纤维的好,纤维种类和强力对非织造布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纤网定量的增加,断裂强度,撕破强度和顶破强度增加。漂白棉射流非织造布手感比涤纶纤维差,射流法非织造布的撕裂强度曲线呈锯齿形。  相似文献   
100.
从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尖头和平头两种击针在针刺过程中的力学模型、戳击速度模型和针刺功率模型,并导出了分析解。力学模型包含了炸药屈服应力和摩擦系数、击针形状和刺入深度;速度模型和功率模型中除含有前者的影响因素外,还含有击针质量和初速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