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7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稀有鮈鲫β-肌动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方法,从稀有鮈鲫肌肉组织中分离和克隆出β-肌动蛋白基因cDNA部分序列,长度为1029bp,编码343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序列与其他物种昏肌动蛋白基因同源性非常高.RT-PCR能够检出该基因在稀有鮈鲫肌肉、眼、脑、心脏、肝、肠、鳃、睥、卵巢等组织中广普表达,在胚胎不同发育时期持续恒量表达.并基于已知的鱼类β-肌动蛋白基因序列构建了进化树.  相似文献   
52.
稀有植物东京桐迁地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仕训  王才明  王燕 《广西科学》1998,5(2):143-146
1984年始,在广西桂林雁山(中亚热带)酸性土壤上引种生长在广西龙州(北热带)石灰(岩)土壤的东京桐(Deutzianthustonkinensis)种子和野生幼苗,1993年植株平均高4.14m,平均地径7.1cm,1994年开花结果,采集种子育苗,获180多株子代,目前子代生长正常。一年生苗在2℃并有北风时,部分叶脱落;没有北风,0℃以上不会受冻;定植多年的植株在-6℃以上时,部分叶受冻,在-2℃以上时,基本不受冻。在引种地,3月下旬开始萌芽,5月下旬开始现蕾,6月上旬开花,9月中旬果基本成熟落地。15株三种土壤的盆栽试验初步表明,幼苗对石灰土有一定的依赖性。迁地结果还初步表明,东京桐的适应性较同一分布区类型的蚬木、肥牛树、金丝李强。  相似文献   
53.
稀有类分类在许多领域有重要应用,针对稀有类在数据中所占比例少,容易被忽略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和Ripper的稀有类分类方法,该方法在一趟聚类的结果中,通过将在整个数据集中所占的比例低于15%的聚类标识为少数类,再应用Ripper分类算法分别对少数类和多数类分别进行分类建模,并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调整得出整个数据集的最终规则集.在UCI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一趟聚类和Ripper的稀有类分类方法对稀有类可产生高质量的分类效果.可以将该方法应用于现实生活的领域中进行稀有数据的分类.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不同土壤湿度和种子播种深度实验,研究了小丛红景天种子的萌发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小丛红景天种子在19~30℃之间均可萌发,但在(23±1.5)℃下种子萌发率最高;在土壤湿度相同的条件下,播种深度为2mm的种子萌发率远高于播种深度为6mm的萌发率;土壤湿度是影响小丛红景天种子萌发的最重要的生态因子,在一定范围内,土壤湿度越大,种子的萌发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相似文献   
55.
岭南稀有濒危植物的形成及其生物地理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地区稀有濒危植物135种,对其系统学、区系地理学特征进行全面分析,例证了8类可能的物种形成方式,包括地质的、气候的、特殊生境的、避难所性质的、自然杂交形成的、边缘效应形成的、土著区系分化产生的以及由于生境片断化造成的等,与稀有濒危植物形成的致濒机制密切相关.另对各类稀有濒危植物的特有现象分析还表明,它们存在3种基本的复合模式,即:“濒危 区域特有”、“濒危 狭域生境特有”、“濒危 广域星散分布”等.  相似文献   
56.
随着顶夸克的发现,对它的产生和衰变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研究吸引了人们浓厚的兴趣,这其中也包括对味改变相互作用诱导的顶夸克稀有衰变t→cV(V=Z,r,g)的研究.在标准模型中顶夸克的稀有衰变非常弱,因此,探测top夸克稀有衰变成为检验新物理效果的一个极好...  相似文献   
57.
虽然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SM )已被大量的精确试验所验证 ,但是它不能解释电弱对称性破缺问题 ,而且由于Higgs场的引入 ,导致了理论的“平庸性”和“不自然性”等问题 .为了解决SM存在的上述问题 ,人们提出了一些超出标准模型的理论 (通称新物理 ) ,人工色technicolor(TC)理论是新物理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理论 ,它去掉了基本的Higgs场 ,引入了一种类QCD的强相互作用 (TC)力 .在Λ~ 1TeV标度 ,TC相互作用实现了电弱对称性动力学破缺 .这类理论预言了一些新的、有质量的规范玻色子和赝标哥尔斯通粒子的存在 .多年来 ,人们通过对TC理论…  相似文献   
58.
鲍淳彦 《科学世界》2005,(12):84-85
从南美大陆的台地雄壮地流下的伊瓜苏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这个被称为“世界最壮观的大瀑布”的周边,也是某些稀有动植物的生息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59.
河南省珍稀濒危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0.
神奇地球     
孙伟力 《科技潮》2004,(8):51-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