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72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01.
稻草还田翻耕对水稻土微生物及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草直接还田是一条合理利用秸秆资源齐地培肥的有效途径.为了探明翻耕条件下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为制定舍理的秸秆还田量,用于早稻秸秆还田培肥土壤,减少环境的污染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0%、33%、67%、100%早稻秸秆连续2年覆盖翻耕对水稻土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稻草翻耕还田后,稻田土壤的生物学性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不同的稻草还田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活度、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作用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33%和67%稻草还田量较0%和100%稻草还田更能改善稻田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702.
703.
汪微  韩睿 《青海大学学报》2023,(1):15-20+27
为资源化利用辣椒秸秆,本文以废弃辣椒秸秆为原料,进行了中温(35±0.5)℃批式厌氧消化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浓度(0.2~0.8 mol/L) HCl、NaOH溶液预处理对辣椒秸秆产甲烷性能的影响,探讨HCl和NaOH溶液在辣椒秸秆厌氧消化应用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均对辣椒秸秆木质纤维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其中NaOH溶液预处理的降解效果更好,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8.63%~18.83%、15.33%~44.25%和19.44%~38.92%。同时,酸碱预处理均能改善辣椒秸秆的产甲烷性能,其中NaOH溶液预处理效果优于HCl溶液预处理,0.4 mol/L NaOH溶液预处理获得了最大累积甲烷产量,为122.53 mL/g,较对照提高了79.29%。研究显示,低浓度NaOH溶液预处理是一种能够提高辣椒秸秆厌氧消化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4.
在饲养黄粉虫时,饲料的成本占据了总饲养成本的 80%左右。 为了有效降低大规模饲养黄粉虫的成本,拟将玉米秸秆(CS)经过发酵处理后充当黄粉虫的常规饲料。 研究了不同菌种组合发酵的玉米秸秆对黄粉虫生长的影响,先采用发酵处理的玉米秸秆养殖黄粉虫,再以黄粉虫的生长率为指标,筛选出最有利于黄粉虫生长的秸秆处理条件。 最终结果表明,采用绿色木霉 (Trichoderma viride, TV)、黑曲霉 ( Aspergillus niger,AN)、嗜热侧孢霉 (Sporotrichum thermophile,ST)、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O)和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CU)多种菌种组合的发酵处理的玉米秸秆饲料利用率显著增高(P<0. 05),使用此饲料饲喂黄粉虫后生长效果好,生长率还高于使用纯麦麸喂养的黄粉虫的生长率,同时死亡率与纯麦麸喂养的黄粉虫持平。 因此使用此种方法发酵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可作为黄粉虫的部分或完全替代饲料,为日后能生产新型黄粉虫的饲料从而有效降低黄粉虫相关养殖成本提供了实质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705.
《广西科学》2009,(2):119-119
生物能源主要包括生物电能和生物燃料两大类。生物电能指的是利用各种植物秸秆进行发电,而生物燃料则是以玉米等作物和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造的乙醇等燃料。生物能源既是可再生能源,又是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绿色能源。  相似文献   
706.
《科技促进发展》2012,(1):75-75
中国是世界上人造板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生产量可达上千万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60%。利用秸秆生产生态板材是解决目前人造板行业普遍面临的原料缺乏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有助于为秸秆的综合利用寻找到合适的出路。以丰富廉价的秸秆为原料生产生态板材是板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将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707.
本研究评估了煅烧温度对玉米秸秆灰火山灰活性的影响。将经500℃、700℃、850℃煅烧后的玉米秸秆灰样品分别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解6个小时,并得到其残留样品。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玉米秸秆灰样品和玉米秸秆灰残留样品进行分析,确定化学键形式、矿物组成、微观结构和Si 2p转化行为,并研究了玉米秸秆灰-氢氧化钙混合溶液的电导率、pH值、电导率损失随溶解时间的变化规律。玉米秸秆灰的主要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硅和氧化钾。与其他煅烧温度相比,经500℃煅烧后的玉米秸秆灰Si4+溶解度含量较高。由于玉米秸秆灰在700℃下含有较多的KCl,有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因此经700℃煅烧的玉米秸秆灰与氢氧化钙混合溶液的电导率和电导率损失均高于其他煅烧温度。玉米秸秆灰样品中检测有水化硅酸钙,玉米秸秆灰残留样品中发现有较小的立方形和接近球形的水化硅酸钙颗粒。总的来说,在500℃下玉米秸秆灰具有最佳的火山灰活性但要考虑凝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8.
文章采用热解经硝酸铈浸渍的菊芋秸秆芯(Jerusalem artichoke straw, JAS)制备负载氧化铈纳米颗粒的生物碳材料,表征CeO2/JAS材料的理化性质,并分析其在电化学应用方面的潜力。该材料被修饰在电解质溶液栅控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solution-gated graphen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GGT)的栅极上,在模拟的软饮料体系中完成对色素的检测,其中对日落黄的响应最好,该修饰的栅极对日落黄的检测限为300 nmol/L,灵敏度曲线斜率为29.2。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CeO2/JAS材料可以很好地提升对日落黄的检测性能。因此,该研究为其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参考,并且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再利用与食品安全检测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9.
为了研究添加腐熟小麦秸秆的复合基质对黄瓜育苗效果的影响,将腐熟小麦秸秆、椰糠、蛭石以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得到6种基质,以椰糠∶蛭石=5∶5(体积比)为对照,以‘津早198黄瓜’为试材,通过分析幼苗表型性状、生物量积累、生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的复合基质配方。结果表明:添加腐熟小麦秸秆显著提高黄瓜幼苗的生长,但不同添加量间差异明显,表现为低添加量优于中、高添加量。其中,T6(腐熟小麦秸秆∶椰糠∶蛭石=1∶3∶5)处理黄瓜幼苗的出苗率最高,达到98.67%,比对照高4.77%;茎粗、下胚轴长、最大根长等表型性状表现最优;生物量积累最高,壮苗指数最高,达到0.15,较对照高出50%;叶绿素值、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了6.68%、41.70%、6.69%、15.38%,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不同评价指标的综合排序为T6>T5>T3>T4>T2>T1>CK。综上所述,T6(腐熟小麦秸秆∶椰糠∶蛭石=1∶3∶5)处理显著促进黄瓜幼苗生长,可作为黄瓜穴盘育苗的最佳...  相似文献   
710.
文章以烘焙芝麻秸秆(torrefied sesame straw, TSS)和煤为研究对象,通过热重分析法研究不同掺混比例和不同升温速率下样品的燃烧特性,利用Flynn-Wall-Ozawa(FWO)法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计算样品的活化能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烘焙预处理有利于燃烧反应的进行;烘焙芝麻秸秆的掺混有助于改善混合物样品的燃烧性能;升温速率的提高会产生热滞后现象,但对样品的总失重影响不大;烘焙芝麻秸秆与煤混合燃烧时会出现协同效应,且高温阶段更加显著;烘焙芝麻秸秆掺混比为70%的混合物样品活化能最小,FWO法和KAS法计算的活化能分别为60.51、51.43 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