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8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01.
试验操作误差是影响水泥强度试验结果准确性的三个主要因素之一,减少试验操作误差的关键是提高试验人员的操作水平,稳定操作.研究水泥强度试验过程中会给强度带来误差的操作,并对其所带来的误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2.
松嫩沙地历史演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取生 《科学通报》1990,35(11):854-854
松嫩沙地位于松嫩平原中西部(图1),目前土地沙漠化发展很快,严重威胁着本区农牧业的发展。同时它又是东北西部、内蒙东部生态环境脆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行对松嫩平  相似文献   
203.
邓辉  舒时光  宋豫秦  邢福来 《科学通报》2007,52(21):2556-2563
以明代“大边”、“二边”长城及沿线营堡遗存为参照物, 在系统搜集和分析明清史料的基础上, 结合野外实地调查, 较为准确地复原了明清时期毛乌素沙地流沙分布的南界. 将明清时期毛乌素沙地流沙分布南界与遥感影像反映的现代流沙分布南界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 明代以来, 毛乌素沙地流沙分布南界仅在局部地区有所扩展. 如常乐堡以南地区, 流沙沿着盛行风向, 通过佳芦河谷地向黄土区扩展, 形成长约32 km、宽约3 km的覆沙黄土带; 在清平堡以东地区, 流沙沿芦河谷地向东侧的黄土区扩展, 形成长约8 km、宽约2 km的覆沙黄土带. 但总体来看, 过去500 a来, 虽然人类活动的强度不断增加, 但毛乌素沙地并没有随之发生大规模的向东南或西南的扩展, 其南缘地区的流沙-黄土分布格局是基本稳定的.  相似文献   
204.
科尔沁不同类型沙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的生物是维持土壤质量的重要组分.采用稀释平板法,对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的土壤微生物类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芽孢型细菌、放线菌和霉菌各类群数量为: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不同类型沙地中微生物各类群数量垂直分布的基本趋势依次为:结皮层(固定沙地)》0~15 cm》30~45 cm》75~90 cm,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芽孢型细菌中的巨大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占优势;放线菌中的95%以上是链霉菌属,其中白孢类群占优势;霉菌中的青霉和毛霉占优势;土壤微生物各类群数量与有机质含量、植被盖度、植物种类和凋落物的多少呈正向关系;从固定沙地到半固定沙地再到流动沙地的过程,是沙地微生物类群、植物群落和有机质丧失的过程,是沙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5.
沙地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组分,它主要反映群落中物种间功能的差异程度,它是独立的,与传统生物多样性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探讨沙地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调查了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化封禁区37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测定分析了每一个群落中各植物的C、N、P含量,计了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与功能均匀度和功能多样性Rao's二次熵指数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功能均匀度指数和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增大,物种多样性呈幂函数形式增大,但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分歧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表明,功能多样性能够影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6.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提取毛乌素沙地1965-2015年8期土地覆被动态变化信息,构建人类活动强度模型,探讨区域人类活动强度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50 a来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1995年以前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处于中等强度, 1995年以后人类活动强度变为较高强度; 50 a来毛乌素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1965-1990年为缓慢增加阶段,1990-1995年为显著增加阶段, 1995-2000年为缓慢增加阶段, 2000-2015年为迅速增加阶段;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呈自西向东逐渐增强的趋势;通过人类活动重心模型计算, 50 a来研究区内人类活动强度迁移速度越来越快,主要与人类改造地表能力的增强以及生态保护政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7.
208.
综述外泌体调控各类型肿瘤生物学行为特性,介绍外泌体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为外泌体在肿瘤精准诊疗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外泌体广泛分布于肿瘤患者的血浆、尿液、唾液等各种体液中,来源于外泌体的核酸、蛋白质可介导不同类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在人体内的表达异常或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对外泌体进行加工修饰后,产物可用于肿瘤疫苗制备和靶向药物研发.  相似文献   
209.
为揭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土壤碳在沙化草地的短期分布特征,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选取施肥、补播、喷藻、施肥+补播、藻类拌种+补播5种生态修复措施,并以围封样地作为对照,对0-30 cm深度下土壤全碳、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易氧化有机碳,以及惰性有机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肥(AF)这一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较大,通过施肥措施0-10 cm的土层中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提升了73.75%;在补播(RS)下,对土壤中各类碳的影响较小;喷藻(AS)措施对土壤无机碳、土壤惰性有机碳影响较明显;施肥+补播(AF+RS)措施对土壤碳含量有明显的提升,该修复措施下土壤全碳显著高于对照区;藻类拌种+补播(A+RS)措施同样影响着各类土壤碳含量。由于实验时间较短,土壤碳的变动主要集中在0-10 cm的土层中。在10-20 cm、20-30 cm的土层中不同修复措施对土壤碳的影响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