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古渤海湾的围海造陆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宝坻至林亭口断裂、蓟运河断裂与海河断裂所围成的马蹄形凹陷区在全新世海侵时期形成一个古渤海湾。湾内大量发育牡蛎礁。后经古黄河三角洲和古滦河三角洲的充填、湾口砂坝的发育,至蛏头沽贝壳堤形成时期,海湾全部成陆,湾区广泛分布着含海生贝类介壳的黑色淤泥层,显示本区历史上就是风暴潮灾害严重地区。  相似文献   
42.
本文描述采自泥盆系几维特阶斯雷夫波音特组石灰岩的层孔虫9属11种,标本为石油天然气钻孔的礁相岩心。石灰岩多为砾状灰岩及粒泥状灰岩,被沥青质充填,微细构造保存完好。层孔虫以穹状及枝状为主。本动物群中的Trupetostroma warreni,Stachyodes thomasclarki,S.spongiosa以及Actinostroma cf.clathratum均与天鹅山生物确相同,而以出现Actinostroma whiteavesii及Pseudotrupetostroma vitreum为明显特征。后一种以及Taleastroma logansportense种一块保存完好的标本,说明此动物群与波兰及美国俄亥俄山谷地区的几维特期动物群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3.
严伯刚  陈衍华  刘峰 《江西科学》2012,30(5):698-701
介绍了江西水泥用灰岩资源的特点和大型企业的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特征,指出了灰岩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水泥产业发展中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4.
本溪水洞的成因及形成时代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溪水洞位于上马家沟组砾屑灰岩中。洞穴的形成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当时的古气候、古地貌以及水文地质条件是其形成的重要因素。水洞形成于中-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以赵家寨矿井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奥灰岩水样7个,L1-4灰岩水样6个,L7-8灰岩水样25个,砂岩水样2个,第三系水样1个,第四系地下水样1个,老空水样1个。灰岩水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含水层水化学类型有一定差异,如以L7-8灰岩水HCO3-SO4型水为主。以六大离子作为判别因子,经灰色关联度分析、判别分析以及BP神经网络判别模型3种判别方法,对突水水源判别对比,综合选择出适当的水源判别方法。研究表明,该矿井以六大离子作为判别因子时选择BP神经网络分析法进行预测的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46.
四川盆地北部上震旦统灯影组是天然气的重点勘探层位。应用沉积学理论,参考微生物岩研究最新进展,以川北米仓山地区杨坝灯影组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实测、薄片鉴定,发现灯影组白云岩中发育大量球状蓝细菌、丝状蓝细菌。前者形成了房室型、树枝型、链球型蓝细菌集合体;后者形态可分为管型、叠层型、凝块型。岩石学特征研究揭示蓝细菌参与到碳酸盐岩的沉积和成岩作用中,形成了叠层石、凝块石、团块、核形石,并对砂屑进行了局部钻孔改造。这些微生物形成了黏结型生物礁、骨架型生物礁,广泛发育在潮间-潮下带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47.
为研究南堡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规律,在油源断裂及其他成藏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基础上,采用叠合分析方法,对中浅层油源断裂与其他成藏要素空间配置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南堡凹陷中浅层是由油源断裂沟通的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油源断裂与其他成藏要素空间配置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①断层和油源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成藏平面范围;②断层与盖层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成藏的深度范围;③断层与砂体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成藏的层位;④断层与圈闭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成藏的部位。  相似文献   
48.
肖芳  甘德 《科技资讯》2014,12(18):202-202
由于部分矿山企业存在对矿区水文地质工作不重视,水文地质情况不清、资料不全,防治水工作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尤其是防治水责任不落实,导致矿山水害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对区域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主要讨论含水层划分问题,并对矿区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中对该问题的解决和改进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9.
施甸地区寒武系-泥盆系瘤状灰岩发育,其瘤体与基质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不尽相同,可识别出不同的成因类型:上寒武统保山组中瘤状灰岩是暴露成因的,即灰泥沉积层间歇性地暴露干裂、移位磨蚀,并被后期沉积物充填胶结而成;奥陶系-泥盆系中的瘤状灰岩是沉积物沉积时期周期性海底溶解和成岩过程中差异性压实和压溶共同作用的产物.岩石中各组分含量及后期压溶作用强度的差异导致了瘤状灰岩不同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50.
为了深入认识石炭纪晚期生物礁的生物和环境因素对礁体发育的影响,通过礁群落生态和栖息环境两个方面,对贵州、广西石炭纪晚期造礁生物群落生态特征、生物因素对礁群落发育的影响、礁体发育背景和礁体建造规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贵州猴场地区造礁生物群落中关键种优势地位明显,造礁生物生长迅速、统殖能力强,礁体规模大使得生物礁发育较成熟;广西浪平地区点礁中没有明显的关键种和优势种,造礁生物生态特点不突出、造礁能力弱,滩相环境影响显著和礁体规模偏小是其礁体发育差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