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99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51篇
教育与普及   7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277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对以脱油沥青(DOA)为原料的气流床气化炉内多相反应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氧油质量比、蒸汽加入量和气化压力对气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氧油质量比[m(o2)/m(DOA)]增大,气化炉内温度逐渐升高;当m(o2)/m(DOA)=0.93时,有效气含率达到最大值0.837.随蒸汽量增大,气化炉出口气体温度降低,而有...  相似文献   
992.
造纸脱墨污泥制造纤维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同步热分析研究脲醛树脂胶的热解特性.利用造纸厂脱墨污泥制造纤维板,分析密度、施胶量、温度、时间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在110—200℃之间为宜,NH4Cl加入量为0.5%即可.污泥纤维板静曲强度(MOR)为3.54—12.88MPa,平均值为6.53MPa;弹性模量(MOE)为0.13—2.86GPa,平均值为1.40GPa;内结合强度(IB)为1.38—3.16MPa,平均值为2.21MPa;沸腾实验后内结合强度(IBb)为0.65—1.86MPa,平均值为1.10MPa;24h吸水厚度膨胀率(TS)为3.98%—7.65%,平均值为5.61%.除静曲强度外,其它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极差分析密度、施胶量、温度、时间对材料各项性能影响不同,但密度影响都是最大的.SAS分析显示密度、施胶量、温度对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都是显著性不同,但密度影响都是显著.  相似文献   
993.
以处理广东某厂生活污水工程为实例,介绍以MUCT工艺为主体工艺的工艺设计参数、工艺特点、运行效果及运行成本。该工程处理水量为6000t/d,进水COD、BOD5、SS和TP分别为300mg/L、200mg/L、250mg/L和4mg/L,对COD、BOD5、SS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8.3%、96%、86%和87.5%,出水水质分别为35mg/L、8mg/L、35mg/L和0.5mg/L,出水水质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的第二时段Ⅰ级标准,吨水处理费用0.665元。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良好、脱氮除磷成本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4.
以活性炭负载硫酸钛作为催化剂,冰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乙酸异戊酯,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当冰乙酸和异戊醇的物质的量比为2.5∶1,催化剂中Ti SO4 2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3∶1,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为120℃时,酯化率可达到93.86%.  相似文献   
995.
采用一步法合成含磷掺杂的Pd/NiP三元合金材料,其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等结果显示,合成的Pd/NiP材料为直径(4.4±1.0)nm的超细纳米颗粒.循环伏安结果显示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Pd/NiP纳米颗粒中Pd的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ECSA)为42.11m2/g,是商...  相似文献   
996.
采用脱合金化、水热合成和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纳米多孔Co、NiCo(OH)2/Co和NiCo(OH)2-P复合电极. 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表征电极材料的物相和形貌结构. 在1 mol·L-1的KOH溶液中,运用线性扫描伏安曲线(LSV)、交流阻抗谱(EIS)、循环伏安曲线(CV)等测试电极的电催化析氢性能. 结果表明:纳米多孔Co、NiCo(OH)2/Co、NiCo(OH)2-P电极材料的析氢性能依次增加,化学气相沉积(CVD)磷化后的纳米多孔NiCo(OH)2-P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其过电位为139 mV,Tafel斜率为123.57 mV·dec-1,双电层电容为30.16 mF·cm-2. 经过1 000圈循环伏安耐久性实验后,纳米多孔NiCo(OH)2-P电极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析氢过电位仅相差7 mV,表现出良好的析氢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为探讨脱酚棉籽粕(LCSM)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肌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体质量为28.42±0.02 g的卵形鲳鲹,分别利用LCSM替代0%、20%、40%、60%的鱼粉蛋白,配制了4组饲料(分别记为LCSM0、LCSM20、LCSM40、LCSM60组),饲养卵形鲳鲹6周。结果显示:(1)LCSM20组的肌肉硬度、弹性、内聚性、胶粘性、回复性与LCSM0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着性和咀嚼性显著下降(P < 0.05);LCSM40组和LCSM60组的内聚性显著提高(P < 0.05),其余质构指标显著下降(P < 0.05)。(2)LCSM20、LCSM40、LCSM60组的pH和蒸煮损失率与LCSM0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肌肉滴水损失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CSM20组和LCSM40组的肌肉胶原蛋白(Collagen)的质量分数与LCSM0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SM60组的显著下降(P < 0.05)。(4)LCSM20组的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与LCSM0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著下降(P < 0.05);LCSM40组和LCSM60组的MDA含量与LCSM0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含量和GSH-Px含量显著下降(P < 0.05)。(5)LCSM20组肌肉品质相关基因(Decorin、MSTN、MyoG和CatL)的转录水平与LCSM0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L1α1、CatB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 < 0.05);LCSM40组和LCSM60组的MSTN、COL1α1基因的转录水平与LCSM0组相比显著上调(P < 0.05),LCSM40组的Decorin、MyoG、CatB和CatL基因的转录水平与LCSM0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SM60组的Decorin基因的转录水平与LCSM0组相比显著下调(P < 0.05),MyoG基因的转录水平与LCSM0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tB、CatL基因的转录水平与LCSM0组相比显著上调(P < 0.05)。综上所述,以对肌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评价指标,利用脱酚棉籽粕替代卵形鲳鲹饲料鱼粉的最适比例为20%。  相似文献   
998.
通过接种某污水处理厂循环活性污泥工艺(cyclic sludge system, CASS)反应池出口活性污泥到培养基,经过对污泥驯化从中分离出1株低温好氧反硝化菌IL-2,温度4℃.对IL-2菌进行常规的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鉴定出IL-2菌为Pseudomonas属.考察了不同C/N质量浓度比、温度、溶解氧、接种量、处理时间对菌株IL-2反硝化脱氮效果的研究.随着C/N质量浓度比、处理时间、溶解氧的不断增加,菌株IL-2的脱氮效果逐渐增强;随着温度和接种量的不断增加,菌株IL-2的脱氮效果先逐渐增强后减弱.该菌株在初始硝态氮质量浓度为20 mg/L,C/N质量浓度比为10,温度为4℃,溶解氧为3.5 mg/L,接种量所占体积为30%,处理10 h的条件下硝态氮的去除效果最好,为95.95%.该菌株主要适用于冬季温度较低的市政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98%硫酸酸浓的化验方法,列举了各单位在细节上的不同点,对各单位之间操作细节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对确保酸浓测量的合格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市政污水研究进水碳源含量不同时交替式A2/O工艺去除氮磷的途径以及效果.调控进水COD浓度分别在150、200、300、400 mg.L-1左右,氮磷浓度不变,跟踪厌氧池与缺氧池内NO3--N与总磷(TP)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几种进水水质下,系统都具有优良的除磷脱氮性能;进水COD在300、400 mg.L-1时,缺氧池内NO3--N浓度始终低于1 mg.L-1,而TP浓度由于推流作用逐渐上升,系统主要通过反硝化异养菌利用外碳源进行反硝化作用去除NO3--N;进水COD在150、200 mg.L-1时,缺氧池内TP浓度一直较低,有反硝化聚磷现象,表明交替式A2/O系统内存在专性好氧聚磷菌与反硝化聚磷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