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461.
通过对采油厂双联注入水水质的调查分析 ,发现 SRB的生长繁殖和硫化物的存在是导致注水水质不稳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改善注水水质的相应措施 .  相似文献   
462.
利用乙醚提取了新疆油田和江汉油田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在API培养基中的代谢产物,并借助K-D浓缩器将提取液浓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研究了提取液的总离子流图,同时利用透射电镜分析和观察了两油田SRB的形貌.结果表明,利用乙醚提取细菌代谢产物,特征峰明显,分析方法快捷有效;两油田的SRB属于不同种群  相似文献   
463.
研究桉木硫酸盐浆H2O2强化的氧脱木素效果;研究KMnO4和螯合物对桉木硫酸盐氧漂浆H2O2漂白的改善效果,并对其最佳工艺条件及各种因素对漂白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氧脱木素过程中加入少量的H2O2,就能起到很好的强化效果;氧漂浆在KMnO4的预处理、DTPA处理后再经过H2O2漂白,可使KP法桉木浆白度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64.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体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反应的发生可能是造成碳酸盐沉积层中天然气耗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对CH4~Ca-SO4和H2S~Fe2O3反应体系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微库仑、气相色谱、FT-IR和XRD等分析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考察了反应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CH4~CaSO4反应生成硫化氢、碳酸钙和水,H2S~FeO3反应生成多硫化物,反应过程的活化能分别为154.623kJ/mol和26.164kJ/mol。  相似文献   
465.
北部湾东侧沉积物硫酸盐还原菌含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MPN(the Most Probable Number)法测定了北部湾东侧沉积物硫酸盐还原菌(SRB)含量,表层沉积物SRB的检出率约76.3%.浅层(表层下0.5 m~3.7 m)中是31.3%.表层和浅层中各自的SRB平均含量分别是1 760.0个每克(湿重,下同)和344.4个每克.分析了测区不同区域的SRB含量分布.讨论了SRB含量与硫化物(W2-s)、Eh、T(℃)、pH值间的关系和对腐蚀环境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6.
利用硫酸盐松节油中的3-蒈烯合成了具有薄荷样清凉香气的4-乙酰基-2-蒈烯。通过实验确定了如下适宜的合知条件:3-蒈烯与乙酸酐的重要比为1:2,催化剂用量为3%,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h。产品得率74.8%,主要副产物为4-乙酰基-蒈烯和4-乙酰基3-蒈烯。  相似文献   
467.
针对沿海潮汐区及地下水交界处典型的干湿循环硫酸盐环境,开展不同周期下高延性水泥基材料(ECC)单轴拉伸试验,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未受蚀ECC的拉伸应变硬化特征明显,但侵蚀后的拉伸曲线应力抖动次数大幅减少;受蚀ECC抗拉强度是侵蚀前的1.35~1.79倍,随侵蚀周期先增后降,而极限拉应变的发展规律则相反;在150 d内,硫酸盐侵蚀对ECC弹性模量的影响不明显.受蚀前,聚乙烯醇(PVA)纤维的完整表观解释了ECC的低强度和高延性;侵蚀早期,钙矾石逐渐生成并不断填充孔隙和微裂纹;侵蚀后期,石膏逐渐成为重要的侵蚀因素;大量存在的PVA纤维有效缓解了侵蚀损伤,在研究的龄期范围内未见材料明显劣化.  相似文献   
468.
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并投加海绵铁作为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系统的填料,探究海绵铁对该系统脱氮除硫的影响。试验前期通过静态试验对海绵铁进行填料效能分析,结果表明投加海绵铁后体系中各污染物的质量浓度都有下降的趋势,并确定了海绵铁最佳粒径为1~2 mm、投加量为30 g。后将海绵铁投加至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中,经90 d驯化后各污染物出水质量浓度稳定,投加海绵铁的反应器出水中NH+4—N、SO42-及TN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6%、43.1%和83.6%,各污染物质量浓度均低于未投加海绵铁的反应器。结合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发现,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反应的特征菌Bacillu Benzoevorans在投加海绵铁的反应器中所占比例为27.85%,高于未投加海绵铁的反应器。说明加入海绵铁作为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系统填料后,系统内的功能菌群被富集,改变了体系脱氮除硫性能。  相似文献   
469.
文章以酵母细胞为模板,通过一锅法成功制备多杂原子(氮、磷、硫)掺杂的多孔碳微球(multi-heteroatoms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sulfur) doped porous carbon microspheres, MHPCS),并将其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 PMS)降解酸性橙G(orange G,OG)。实验结果表明,MHPCS800(在800℃下热解)+PMS体系在30 min内对OG的去除率可以达到100%。猝灭实验、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实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和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MHPCS800+PMS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是表面络合物;实际废水中常见的阴离子SO42-(浓度为78 mmol/L)对MHPCS800+PMS体系去除OG几乎没有影响,而相同浓...  相似文献   
470.
<正>兴安落叶松木质素化学结构及硫酸盐制浆性能@金永灿兴安落叶松;;木质素化学结构特性;;抽提物;;硫酸盐制浆THE LIGNIN CHEM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KRAFT PULPING PROPERTIES OF CHINESE LARCH 税猜湟端赡局仕鼗Ы峁辜傲蛩嵫沃平阅?##2@金永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