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本文介绍使用国产 GDX—104色谱担体作固定相,气相色谱法测定干燥空气中微量水份,液氧中硫化氢和二硫化碳的色谱条件。在特定的条件下,以热导池检测器,使用1毫伏的记录仪,其灵敏度分别为; 1微克水产生180~190毫米峰高; 1微克的硫化氢、二硫化碳均产生10毫米左右的峰高。  相似文献   
292.
以神府煤为原料,研究了用硫化氢作氢源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进行煤液化过程的可能性.重点考察了气体中H2S(硫化氢)的含量、催化剂种类对煤转化率的影响,并对S在液化油及残渣中的分布以及油品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氢源中加入H2S或全部以H2S取代时,煤液化条件在趋于温和化的同时转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H2S加入量在20%~50%时,转化率可由原来的62%提高到70%左右.实验中还对单独以H2S作为氢源进行液化的催化剂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FeS催化效果高于氧化物催化剂.  相似文献   
293.
稠油就地催化氧化脱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脱除稠油在井下水热裂解反应中产生的H2S,本文研制了催化氧化脱硫剂。稠油脱硫的催化/氧化体系由H2O2、H3PMo12O40.6H2O和NaVO3组成,最佳质量配比为:稠油:H2O2H∶3PMo12O40∶NaVO3=100g∶30mL∶1.5×10-2g∶4.5×10-3g。在180℃、反应时间36h、压力10MPa条件下,进行脱硫反应实验,结果测得脱硫率可达49.4%。硫元素被脱除,以SO42-形式存在于水相。H2O2的加入量对脱硫效果影响最大,H3PMo12O40次之。经过催化氧化脱硫处理后,饱和烃、芳烃含量明显增加;胶质、沥青质含量显著减少。氧化脱硫后生成气体的量与未添加药剂时有较大程度的提高,H2S的比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94.
脱硫过程的准确建模是实现氢气分配网络和脱硫过程协同优化的基础。脱硫过程模型的简化和假设会导致结果次优,而基于过程热力学的严格过程模型会带来繁琐的计算工作量。为解决这一困境,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技术的炼油厂氢气网络和硫化氢脱除过程耦合优化的新策略。基于严格脱硫过程模型开发其代理模型,再将代理模型集成到氢气网络优化的数学规划模型中,以实现高效准确求解。将该方法应用于国内某炼油厂的氢网络集成,在有效控制系统中硫化氢含量的同时实现了系统优化。相比于基于简化脱硫模型的文献方法,本文方法所得结果较优,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5.
质子化的硫化氢团簇是生物学、环境学和材料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对其气相存在形态的研究是研究其性质的基础。为了研究制备质子化硫化氢团簇的可行性,采用脉冲高压放电技术,利用自制的放电装置对40 psi的H2S和Ar超声射流脉冲混合气体(其中H2S的浓度为2%)进行放电来制备质子化的硫化氢团簇分子。利用自主搭建的飞行时间质谱仪探测产生的离子团簇。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团簇分子为H+(H2S)n(n=1~15),搭建的装置能有效产生和探测离子团簇。  相似文献   
296.
小麦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其生长发育过程常受干旱胁迫,致使减产降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小麦受旱面积与旱灾程度正逐年加剧.探究小麦抗旱调控机制,增强小麦抗旱能力,对于缓解小麦干旱胁迫造成的减产降质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发现低浓度的H2S可显著缓解小麦幼苗干旱胁迫.笔者以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中度干旱胁迫处理水培百农207小麦幼苗,以1 mmol·L-1NaHS为H2S供体对小麦幼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与未喷施NaHS的干旱处理组相比,外源喷施NaHS 7 d时可显著缓解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主要表现在:株高和根长分别显著增加9.63%和19.7%;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干重分别显著增加17.63%和12.58%;内源H2S显著增加了43.76%;光合效率显著增加了3.02%;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分别显著增加了13.83%,11.57%,41.87%;丙二醛和过氧化氢的含量显著降低了36.1%和65....  相似文献   
297.
采用简便的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Sn掺杂磷钨酸,并通过煅烧衍生出Sn掺杂的氧化钨气敏材料.将材料制成MEMS(微机电系统)气体传感器测量了合成材料的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得材料对硫化氢气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检测限低至1×10-6(体积分数),且在一定的体积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XRD测试证明了Sn元素的成功掺杂,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定了Sn掺杂后带隙的变化,将其应用于讨论Sn掺杂的气敏增强机理.  相似文献   
298.
我们研究了2-巯基苯并噻唑浓度对API X60管线钢在25°C含H2S环境中和0、2.5、5.0、7.5和10.0 g/L的2-巯基苯并噻唑抑制剂条件下的酸腐蚀行为的影响。我们利用开路电位 (OCP)、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来研究这种腐蚀行为,利用能量色散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来分析腐蚀产物。OCP 和动电位极化测试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噻唑降低了阳极和阴极的反应速度。关于抑制剂的吉布斯自由能的评估表明其值在?20 kJ·mol?1和?40 kJ·mol?1之间。因此,2-巯基苯并噻唑对API X60管线钢表面的吸附既是物理也是化学吸附,其中后者是自发的。此外,由于吉布斯自由能值为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巯基苯并噻唑在管线钢表面的吸附是自发发生的。EIS结果表明,随着2-巯基苯并噻唑抑制剂浓度的增加,API X60钢的耐腐蚀性能提高。对腐蚀产物的分析表明,其表面形成了硫化铁化合物。总之,结果表明,缓蚀剂浓度的增加导致腐蚀速率的降低和缓蚀效率的增加。此外,我们发现在含H2S的环境中API X60钢表面上的2-巯基苯并噻唑吸附行为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线并自发发生。  相似文献   
299.
对于豁达者而言,任何日子都是美满幸福的。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很难闻。平时,其他气体都不愿接近它。这一天,它来到天然气管道中,里面的乙烷看到后问:"你来干什么?"里面的甲烷也不客气地说:"你赶快走,讨厌的家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