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08篇
教育与普及   1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260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一种基于加权聚类分析的岩体可爆性分级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岩体可爆性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对14种岩石静载和动载特性参数、岩石容重以及岩体完整性系数测试与计算的结果进行了线性相关性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岩石静载抗拉强度、容重和岩体整体性系数三个指标线性相关性较低或基本不相关,可以同时采用且仅采用这三个指标对岩体的可爆性进行可靠描述. 基于此结果,同时考虑到岩石爆破破坏的动载特性,对本钢矿业公司某矿山的14种岩石容重、静载抗拉强度、岩体整体性系数、动载冲击强度进行了加权聚类分析,提出了该矿山岩体可爆性分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2.
管道传声特性及典型破坏声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管道输送的正常运行,防止人为打孔盗油事件发生,对管道进行主动防护与快速准确地判定事发地点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管道的导波特性,分析了管道人为破坏的典型声谱特征,建立了能对管道破坏方式进行分类的混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声波通过管道中介质以平面波传播且衰减较小;典型破坏声可在管道内远距离传播,隐马尔可夫模型(HMM)与人工神经网络(ANN)算法相结合能有效地提取和识别其声谱特征,从而为管道运输防盗监测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3.
蠕变地层套管等效破坏载荷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蠕变地层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是套管外壁受到蠕变地层的非均匀载荷作用,套管本体抵抗非均匀载荷能力远远低于套管抗挤强度而产生缩径变形。通过分析蠕变地层套管非均匀载荷的分布形式,并考虑在该非均匀载荷作用下套管的强度特征及固井水泥环力学性能对套管抗非均匀载荷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蠕变地层套管本体、固井套管组合体的等效破坏载荷。结果表明,非均匀载荷作用下套管的抗载能力迅速下降,提高固井水泥性能,切实保证固井质量将显著提高套管抵抗非均匀载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4.
人工神经网络-近红外光谱法非破坏定量分析Norvasc药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人工神经网络(ANN)解析Norvasc药片的近红 外(NIR)漫反射光谱, 实现了对其中有效成分苯磺酸氨氯地平精确的非破坏定量测定. 设计了最佳的ANN模型, 分别讨论了输入层和隐含层节点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以HPLC法的测定结果为标准, 苯磺酸氨氯地平浓度预测值的相对误差RE(%)<4.2%.  相似文献   
135.
任兆水 《甘肃科技》2007,23(2):177-178
溢洪道冻胀破坏是引起淤地坝垮塌的原因之一,要保证淤地坝正常运行,加强淤地坝溢洪道冻胀破坏防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淤地坝冻胀破坏的因素进行了仔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今后大规模开展坝系建设提供帮助,使溢洪道冻胀破坏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36.
薄膜涂层材料的界面破坏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界面起裂位置及条件的评价方法,通过对引入假想界面裂纹的划痕实验的数值分析,讨论了界面的起裂位置.根据起裂位置的不同界面应力状态及相应的实验结果,提出了界面破坏的强度准则.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划痕实验中,起裂位置由最大界面剪应力决定,但起裂条件不仅与界面剪应力有关,而且与起裂位置处的界面压应力有关,界面压应力越大,导致界面起裂的界面剪应力也越大.该薄膜界面结合强度的评价准则,不受具体实验条件的影响,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37.
为了研究围压和混凝土裂纹中自由水对混凝土材料静、动力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混凝土材料的细观结构、不同围压水平下混凝土的宏观破坏现象及混凝土中微裂纹的扩展和串接规律,揭示了围压下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和破坏机理。通过对混凝土体积变形和裂纹扩展速度的讨论,得到了静动力荷载条件下自由水的有害及有益作用,利用断裂力学,考虑主控裂纹之间的相互影响、围压及自由水的不同作用、裂纹扩展速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建立了低围压下混凝土的静、动力抗压强度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宏观试验现象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38.
采用Drucker-Prager硬化弹塑性本构关系模型,Drucker-Prager理论弹塑性本构关系模型。模拟基坑开挖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对工程实例进行了有限元计算,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了基坑开挖挡墙上的土压力。墙身变形分布规律,证明了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9.
自从地球上产生生命之后,至今已经经历过五次物种大灭绝。不论你相信,还是不相信,这是古生物学家们所阐明和证明了的事实。每次物种大灭绝,带给地球的是凄凉的景观。而这种凄凉景观少则持续20万年,多则300万~900万年,古生物学家把这时的世界称之“死亡地域”。在“死亡地域”大型哺乳动物所剩无几,  相似文献   
140.
冲切破坏理论在浅埋溶洞顶板的利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冲切破坏理论在浅埋溶洞顶板的利用,对已有的经验和理论公式进行完善和修正,使得在基础设计和地勘工作中对溶洞顶板的取舍和利用程度的判断更为准确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