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9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384篇
系统科学   193篇
丛书文集   361篇
教育与普及   2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4篇
现状及发展   42篇
综合类   789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536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概述了碳碳双键在气相中无催化环氧化反应研究方法、反应机理.测定了393K时,2-丁烯醛与过氧化乙酰基在气相中环氧化反应的速度.研究表明,影响环氧化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双键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取代基给电子能力越强环氧化反应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02.
预优矩阵及其构造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达到预处理共轭梯度法(PCG)提高收敛速度,克服数值不稳定性目的,给出了构造预优矩阵的条件,并构造了三个典型的预优矩阵。它们是不完全Cholesky因子预优矩阵,对角预优矩阵和利用SSOR法导出的预优矩阵,且在PCG中是应用效果很好的预优矩阵。  相似文献   
103.
Ulmus harutoriensis Oishi et Huzioka角质层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根据大量室内实验分析,对产于云南腾冲的植物化石Ulmus harutorensis Oishi et Huzioka的角质层进行了细致研究,揭示了Ulmus harutoriensis叶的表皮构造,其主要特征为:上表皮厚1.1μm,下表皮厚小于1μm,上表皮细胞大于下表皮细胞、毛基少、气孔器很小、只在下表皮发育、无规则型、散生、下陷较浅,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资料推测了古气候变化,并与现生Umlus pumila L。同时进行了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的统计,用生物学的方法推测了古大气CO2浓度,讨论了Berner的碳平衡模型。  相似文献   
104.
纤维网片复合方式对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渍浆纤维混凝土(SIFCON)和渍浆网片混凝土(SIMCON)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性质乱向短纤维和定向纤维网片复合及不同性质网片组合方式对纤维增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种纤维体积分数下定向网片与乱向短纤维复合增强混凝土各项性能明显优于单用乱向短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当纤维总体积分数为8%时,由2层细孔编织钢丝网和3层细孔玻纤网组合网片型式B(网片体积分数为0.7%)与乱向短纤维(体积分数为7.3%)复合增强混凝土,其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弯曲韧性(I5)比短切钢纤维增强混凝土(SIFCON)分别提高了45%,25%和46%,从而揭示了高弹模与低弹模纤维复合、乱向纤维与定向纤维网复合,优化纤维分布和取向,使其在材料层次和结构层次协同作用的优势得以发挥,并以较低的成本和较方便的施工工艺制备了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05.
Si基光发射材料由于它具有与先进的Si微电子技术兼容和成本低廉的优势,是光电子集成(OEIC)工程应用的首选材料.但由于体材料Si属于间接带隙半导体,不可能成为有效的光发射体.如何设计具有直接带隙硅基材料,备受实验研究工作者和材料设计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硅基超晶格Ⅵ(A)/Sim/Ⅵ(B)/Sim/Ⅵ(A)的能带结构计算.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内,采用混合基从头算赝势法模拟计算表明,其中Se/Si6/O/Si6/Se及Se/Si6/S/Si6/Se超晶格具有相当理想的直接带隙特征,其带隙处于红外波段.预期这类新材料及有关器件会有优越的光发射和各种光学性能,其制作也可较方便地与硅微电子工艺兼容.预计该材料在信息光电子领域将有强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6.
使用控制应力流变仪 ,在原油凝点附近温度区域对大庆原油和胜利原油进行了线性粘弹性应力范围内的小振幅振荡剪切实验。以原油开始出现线性粘弹性应力区间的最高温度作为基准温度定义了相对温度 ,对粘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表明 ,大庆原油及胜利原油在各自凝点以上 4℃时 ,均表现出明显的粘弹性特征 ,其损耗角分别为 37.6 6°和 76 .5 5°。在相同的相对温度下 ,大庆原油的弹性特征明显好于胜利原油 ,大庆原油的粘弹性参数对温度的敏感性也明显好于胜利原油。两种原油粘弹性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其胶质、沥青质含量和析蜡特性不同。凝点温度附近的原油流变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应该作为确定输油管道进站温度的重要依据 ,目前 ,仅以原油凝点作为确定进站温度的主要依据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7.
我国生产的原油大多为含蜡原油,加热输送是含蜡原油的主要输送方式。埋地热含蜡原油管道的运行中涉及若干复杂的非稳态传热问题。从管内原油传热(内部传热)和管道与外部环境的传热(外部传热)两方面,分析和总结了含蜡原油管道非稳态传热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管道在土壤中传热的影响因素,比较了其各种解析和数值解法,阐述了管道停输状态下管内含蜡原油相变传热的规律及研究方法,讨论了非稳定流动状态下管内油流的水力—热力耦合问题及求解方法,指出了埋地热含蜡原油管道的非稳态传热方面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建立了测定2-对氯苯基-4-苯基-1,5-苯并硫氮杂(艹卓)-α-(丁二酰亚胺基)-β-内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结果表明该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快速,准确,平均回收率为96.9%~103%.  相似文献   
109.
利用酯基锡与缺位Keggin结构阴离子SiW11O8-39反应,合成了8种新的杂多阴离子--有机锡配合物.M5[(R′OOCCHR″CH2Sn)(SiW11O39)]*xH2O(M=K+,(Me4N)+;R′=CH3-,CH3CH2-,n-Bu-;R″=H,CH3-),通过元素分析、IR光谱、UV电子光谱、1H NMR、TGA-DSC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标题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110.
研究C/ZnAl-22短碳纤维锌基复合材料,随纤维加入量及环境温度变化与阻尼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碳纤维加入量为24%Vf时,其阻尼性能是ZnAl-22合金的2.4倍并且随环境温度的升高,阻尼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