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6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体输导物性下限是指体输导油气需要满足的物性最低值,确定体输导物性下限是判断体能否输导的前提。笔者运用最小有效孔喉半径法和分布函数曲线法,求取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体输导物性下限。结果表明输导体的孔隙度下限与深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渗透率下限与深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并综合上述2种方法计算结果 建立埕岛地区体输导物性下限计算公式。利用研究区现有资料进行检验,准确率为91.5%。该公式的建立为埕岛地区体输导物性下限判别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它地区体输导物性下限的求取提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疏松岩稠油油藏适度出开采过程中,在水平段储层产出粒随稠油进入水平井筒后容易沉积形成床,造成油层埋、油管堵等危害。针对稠油携理论及实验研究较多,但研究内容与实际工况差别较大,针对稠油携变质量流动规律研究仍缺乏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目前针对适度出开采完井参数设计理论及试验研究仅针对井筒内稠油携流动,稠油携变质量流动理论及试验研究较少。建立全尺寸的水平井稠油携变质量流动规律模拟装置,可用于实验研究水平井段至垂直井段的稠油携变质量流动规律,为今后针对稠油携变质量流动规律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机械筛管是防井井下防管柱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类型和性能决定了挡效果和油井防后产能以及总体服务期限。春光油田白垩系储层为疏松岩易出储层,为了选择合适的机械防筛管类型,使用自行研制开发的挡介质性能评价径向流驱替实验装置,模拟春光油田地层和生产条件,对割缝筛管、复合精密筛管、绕丝筛管、金属棉滤管等四种类型的筛管样品进行了性能评价实验。根据动态实验数据,研究提出了筛管的流通性能、挡性能及其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系统地评价了四种筛管的流通性能、挡性能并得到了具体的量化评价指标。实验综合对比表明,对于春光油田白垩系储层,割缝筛管的挡性能和流通性能均较低;金属棉滤管的挡性能最好但堵塞后的流通性能较差;绕丝筛管的两项指标均衡但总体偏低;复合精密筛管的两项指标相对均衡并均比较高,推荐作为春光白垩系储层首选的机械防筛管类型。  相似文献   
994.
沙漠砂替代率对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率和沙漠替代率对不同龄期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在正交试验基础上,保持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率不变,通过单因素实验,进一步研究不同沙漠替代率对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用沙漠替代中配制高强混凝土是可行的;综合考虑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中沙漠替代率对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沙漠高强混凝土中沙漠的最佳替代率20%。  相似文献   
995.
油气井筒出问题不仅仅出现在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过程中,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的开采和枯竭油气藏型储气库的运行同样伴随出导致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主要针对国内油气井筒出的研究现状进行三个层面介绍,分别为出的理论研究(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出预测方法和出防治措施(机械挡、化学固沙、携管理和综合防)。通过研究分析业界专家的出理论和实验结果,结合具体的案例对油气井筒出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目前油气井筒出亟需解决的技术重点在枯竭油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方面,同时要推动出技术与智能技术的结合,针对异常地层和复杂井况形成成熟的应对措施,提升单井产量和开采效率。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为井筒出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细集料材质、规格对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GAC-13组成设计及性能的影响,采用马歇尔法分别确定黑色石灰岩精品机制、白色石灰岩普通机制、辉绿岩石屑的GAC-13最佳油石比,并检验其路用性能、抗滑性能与力学性能。按设计空隙率4.2%、最佳油石比下GAC-13的辉绿岩石屑、白色石灰岩普通机制、黑色石灰岩精品机制的用量分别为30%、25%、23%,动稳定度相应为2 053 次/mm、2 326 次/mm、2 416 次/mm,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为78.6%、95.4%、90.4%,构造深度为0.75 mm、0.93 mm、0.99 mm。相对辉绿岩石屑沥青混合料,白色石灰岩普通机制、黑色石灰岩精品机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提高13.3%、17.6%,相比白色石灰岩普通机制,辉绿岩石屑、黑色石灰岩精品机制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降低17.6%、5.2%;40 ℃、50 ℃时黑色石灰岩精品机制GAC-13的内摩擦角最大。试验结果表明,抗滑表层GAC-13的细集料组成设计宜优选精品机制。  相似文献   
997.
In order to solve the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the coastal sandbar in Z block of the Indus Basin, such as thin reservoir, rapid lateral change and strong heterogeneity, based on core, logging, seismic and production test data, the microfacies division, favorable sandbody distribution and deposition model are detailed analyzed, which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fin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sand bar reservoir. 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According to the sedimentary facies markers, the sandbar reservoir microfacies can be divided into center bar, bar edge and inter bar. By means of seismic attributes and reservoir inversi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contact relationship of sandbar reservoir can be predicted effectively. The center bar is in the core part of sandbar, with the shape of point or strip on the plane. The sandstone thickness is thick (>3m), an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is the best, which constitutes the dominant reservoir. The bar edge is located in the flank of the center bar, which is flat sheet or strip on the plane, the lithology is thin sand and mud interbedded, single sand thickness is thin (<2m), and th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is medium. The inter bar is between the main sandbar, mainly fine sediment with poor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The sandbar microfacies changes rapidly, and different microfacies types overlap each other, especially the inter bar interspersed between the center bar and bar edge, which intensifies the heterogeneity within the sandbar reservoir.  相似文献   
998.
黎祺  胡明毅  邓猛  王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9):12422-12430
西湖凹陷X气田是东海最早开发投产的油气田之一,已进入生产后期,油气产量较低,难以维持气田生产经济性。其主力产层主要分布在花港组,经过十多年的开发调整,花港组储量动用程度高,为缓解气田严峻的生产形势,其挖潜方向转向深层,由于该区深层平湖组钻井资料较少,加上埋深较大,目前研究和探明程度总体偏低,制约了该气田的下步挖潜部署。采用地震属性分析、反演解释等技术,结合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对研究区平湖组P1、P2、P3共3个重点含气层段体进行精细解剖,结果表明:平湖组体累计厚度较大,横向上连片性好;纵向上P2体厚度明显较P1、P3大,反映P2分支河道体更为发育。最后结合预测结果划出研究区内具有两个相对体富集区带,对该气田后期挖潜和井位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采用脲醛树脂为改性剂,硅酸乙酯为增强剂,对呋喃树脂进行改,并通过对力学性能的研究,确定了最佳混合比。  相似文献   
1000.
在详细分析松散层底部“四含”的富水性及岩土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以界沟煤矿7211工作面为地质背景,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72煤开采的工程地质模型,研究了采动后顶板岩层位移、应力及塑性区变化规律。按数值分析法、规程法和实测类比法确定了留设的防安全煤岩柱高度最大为24.6m,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工作面可安全生产,研究结果为松散含水层下近煤层安全开采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