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0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437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456篇
教育与普及   78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8篇
现状及发展   153篇
综合类   8772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677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643篇
  2008年   660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593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将纳米SiO2经偶联剂处理后,采用溶液共混法制成UHMWPE/纳米SiO2溶液。研究了表面处理后纳米SiO2在UHMWPE中的分散性能和纳米粒子及抗氧剂的添加对溶液粘度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后纳米SiO2在UHMWPE溶液中可达到纳米级均匀分散;溶液粘度及粘流活化能随纳米粒子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抗氧荆和纳米粒子的添加对PE的结晶形态都没有影响;抗氧剂的加入使UHMWPE的结晶度变大,晶粒尺寸变小,而纳米SiO2粒子的加入使UHMWPE的结晶度变小,晶粒尺寸变大。  相似文献   
102.
纳米物质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纳米科学与技术应用在地球化学研究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除已经在自然界的矿床、火山喷发物及地气中发现金属的纳米微粒外,对内生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成矿金属有可能成为单质微粒进行迁移,由于其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因此,吸附作用常常是低温表生条件下金属成矿的重要机制.此外,一种捕获随地气上升的金属的找矿方法也应运而生.在综合以上各方面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纳米物质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与实验的进展及其前景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03.
几种纳米/PA6复合材料摩擦及加工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共混改性的方法制得纳米复合材料, 在MPX-销-盘式摩擦实验机上测试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分析了各种不同的纳米粒子Al2O3, ZnO, SiO2对PA6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载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在哈克流变仪(HAAKE)上的Al2O3/PA6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当纳米粒子的质量含量大于6%时,材料的摩擦系数变化不大,比较而言,纳米SiO2粒子的PA6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最好.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当复合材料中的纳米Al2O3质量含量为10%时,材料的转子扭矩力提高将近1倍.  相似文献   
104.
单分散纳米氧化铋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硝酸铋、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直接合成了纳米氧化铋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镜、化学分析法等对合成的纳米氧化铋粉体的结构、形貌、粒度、成分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在制备纳米氧化铋粉体时对产物粒径和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铋粉体时在Bi(NO3)3质量浓度为300 g/L, 油酸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作表面活性剂, 反应温度为90 ℃,反应时间为2 h时,产率达99%,产物为α-Bi2O3,纯度达99.5%;颗粒均匀,呈球形,分散性很好,平均粒径约为60 nm.  相似文献   
105.
超硬纳米多层膜和复合膜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多层膜和复合超硬涂层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Ti/TiN、氮化物/氮化物多层膜和Ti-Si-N及Ti-Al-Si-N系复合膜的最新研究现状,详述了纳米多层膜和复合超硬涂层的致硬机理和设计方法,展望了今后纳米多层膜和复合超硬涂层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6.
纳米催化剂KF/Al2O3制备条件的正交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了浸渍法制备固体超强碱KF/Al2O3催化剂工艺参数.以丙烯腈和丙二酸二乙酯的Michael加成反应收率为考察指标,对催化剂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制备工艺参数进行多元回归统计,并根据回归拟合的多项式数学模型,讨论了浸渍法制备的较佳工艺.  相似文献   
107.
水热法合成纳米ATO粉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锑白、氢氧化钠、锡酸钠为原料,硫酸作为沉淀剂先制备出ATO的前驱体,然后用水热法合成了ATO纳米粉体,用容量法和碘量法分析其锑掺杂量分别为4.3mol%、5.8mol%和7.2mol%,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差热分析等手段对粉末进行了表征.DTA分析表明所得到的粉末脱水完全,晶型稳定;TEM分析结果表明其平均粒度20nm左右。XRD分析表明,随着锑掺杂量的增加,ATO的粒度减小而结晶性能变差.图4,表2,参10.  相似文献   
108.
氯化铵氯化氧化镧氧化铈混合物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氯化铵氯化氧化镧氧化铈混合物的适宜条件及其氯化反应动力学 研究表明:在氯化铵用量为nNH4Cl/n(La2O3+CeO2) =12∶1的物质的量比、氯化焙烧温度 390~400℃、氯化时间 25min的条件下,稀土的氯化率在 80%以上;氧化镧与氧化铈混合物的氯化反应动力学遵从Erofeev方程,氯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 13. 49kJ·mol-1,动力学方程为k=1. 6e-13490 /RT,属于内扩散控制 CeO2 与NH4Cl的反应是混合氧化稀土氯化的控速步骤,反应程度决定混合氧化稀土氯化率的大小 混合氧化稀土的组成与配分,是影响氯化铵氯化氧化稀土氯化率和氯化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9.
纳米ZnO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介绍了纳米氧化锌的一些化学制备方法,结合现有的报道,讨论了纳米氧化锌的应用及前景.纳米氧化锌材料的特殊性能在应用开发中正得到充分展示,同时,纳米氧化锌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10.
从约化BCS哈密顿量出发,考虑随机矩阵理论中高斯正交系综和高斯辛系综所对应的电子能级分布,用配分函数的静态路径积分表示方法,计算了常规超导金属纳米粒子正常-超导相变临界区域附近的磁化率,得到了量子效应、奇偶效应、小尺寸效应导致超导金属纳米粒子的磁化率偏离块状超导体的磁化率的性质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