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试验以人工摩擦接种法接种MDMV ,以比色法测定了壳聚糖对MDMV侵染的玉米叶片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初步结果表明 ,壳聚糖处理有使酶活提高或使酶峰提前的趋势 .尤其使PO酶活提高明显 ,PPO、PAL、几丁质酶的酶活稍有提高 ,主要表现在处理初期 .壳聚糖诱导抗毒机制似乎与PO有关 ,而与PPO、PAL、几丁质酶无关或相关性不大 .药剂防效试验表明壳聚糖有一定防病效果 .接毒可使玉米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 ,但喷壳聚糖后再接毒的蛋白含量变化不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壳聚糖诱导产生的抑制病毒复制的诱导抗病作用 .  相似文献   
72.
从形态解剖、水分及营养物质运输、同化异化生理及激素调节等几方面,综述了苹果矮化砧木致矮机理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苹果砧木致矮的机制不止一种,但核心不明。今后研究应着重在激素类物质的产生、运输、降解及水分代谢与相应的生理变化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3.
74.
环球瞭望     
《河南科技》2008,(5):16-16
长相怪诞的无毛鸡;可“自愈”的橡胶;身高不足90厘米的矮牛;不辣眼的洋葱;长出11种水果的柠檬树。  相似文献   
75.
矮寨苗语四膏格词的特征是:在语音上以重叠和二、四音节声调的搭配来体现韵律和谐;在结构上注重并列对称;在语义上突出概括、增量;在语法功能上多受限制,一般不带修饰语和宾语.也不做修饰语。矮寨苗语四音格词的形成机制主要遵循相似、对称、羡余、类推等原则。矮寨苗语四音格词受汉语的强烈影响,其特点和使用向与汉语趋同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76.
In fission yeast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pacl gene was cloned with 99.3% nucleotide sequence similarity with published pacl in GenBank. In pET-5α expression system, the expression product of cloned pacl in E. coil showed activity to degrade the double-strand RNA. Harboring the binary vector pBI121, which contains pacl gene,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strain LBA4404 was used to transform the wheat immature embryos precultured 7-10 d. After preregeneration, regeneration and selection culture stage, totally 41 G418 resistant plants were obtained, in which 25 lines were proved to integrate with transgene and express transgene normally by PCR, Dot blot, RT-PCR and ELISA detection. Antivirus test carried out on 25 positive lines with high dose of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GPV revealed that 12 lines had resistance to BVDV-GPV in low level, another 12 lines had resistance to BVDV- GPV in middle level, and 1 line showed resistance to BVDV-GPV in high level. However, both low and middle level of resistance plants showed no symptoms when infected by viruses at low dose, which suggested the dose-dependent effect of the resistance mediated by pacl to BYDV-GPV.  相似文献   
77.
78.
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一新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年在广东省和海南省部分地区新发生一种水稻病毒病, 其症状表现为植株矮缩、叶色深绿、叶背及茎秆出现条状乳白色或深褐色小突起、高位分蘖及茎节部倒生气生须根. 病株韧皮部细胞内可观察到具斐济病毒特征性晶格状排列直径为70~75 nm的球状病毒粒体以及病毒基质和管状结构. 从发病田块及其附近的玉米(Zea may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和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植株体内检测到病原病毒的存在. 田间调查及室内传毒实验表明,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是该病毒的主要传毒介体. 该病毒的基因组由10条dsRNA组成, 其电泳图谱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基本相同. 采用接头单引物扩增法获得了该病毒基因组两个片段(S9和S10)全长核苷酸序列, 两者在核苷酸组成、末端序列及基因排列上均具斐济病毒特征, 但与斐济病毒属已知种核苷酸同一率小于75% (S9)和80% (S10), 基于核苷酸及其推导编码产物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 该病毒在斐济病毒属中处于相对独立的进化位置. 结果表明, 该病毒应为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第2组的一个新种, 建议将其命名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相似文献   
79.
刘协广 《河南科技》2008,(10):20-20
5.共生期的管理。缓苗期要紧闭风口,提高地温。如有1周左右的晴天,新根即可扎入土壤,心叶也开始生长。缓苗期结束后,应根据墒情和天气状况,顺沟灌1次小水,灌水后4—5天,进行中耕松土,以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温,促根壮秧。此期可适当加大昼夜温差,一般白天25~30℃,夜间最低10℃,不能高于13℃,以利于培育壮秧,防止旺长。  相似文献   
80.
小麦植原体兰矮病寄主范围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供防治依据,对小麦植原体兰矮病的寄主范围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新寄生禾谷类作物玉米、甜玉米、裸麦、莜麦、禾本科杂草簇毛麦、节节麦、野燕麦、金色狗尾草、稗、无芒稗、牛盘草和狼尾草共12种,对生产防治具有重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