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95篇
系统科学   81篇
丛书文集   99篇
教育与普及   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210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本给出一种任意伸缩矩阵正交小波包构造方法.该小波包是以频域形式给出的,献[1]所给小波包仅是其一特例.这样所得的小波包使得L^2(R^s)中小波基的选择更灵活,最后给出算例.  相似文献   
42.
经研究中碳合金结构钢35CrMo,42CrMo在不同应力比下(R=0.1和R=0.3)三点弯曲缺口试件的疲劳裂纹萌生及长,短裂纹的扩展规律,确定了该钢的缺口根部最大应力范围△σmax和疲劳裂纹萌生周次Ni的关系及疲劳裂纹萌生门截坎值(△σmax)th,并得出了这两种钢在长,短期纹阶段的扩展规律。  相似文献   
43.
44.
钢筋混凝土框架短柱复合受力强度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桁架-拱模型,利用平衡条件,协调条件和砼软化应力,应变关系以及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对钢筋砼框架短柱剪强度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该方法对国内所做63个普通砼框架短柱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强度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陶粒砼的软化应力-应变关系,对作者进行的9根钢筋高强陶粒砼框架短柱试验结果分析,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赵修复窄腹细蜂新属种记述(膜翅目:窄腹细蜂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庆贺赵修复教授八旬华诞和教学与科研六十年,特描记窄腹细蜂科(Roproniidae)的一个新属种命名为赵修复窄腹细蜂Hsiufuropronia chaoi Yang作为纪念,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46.
记述了首次发现的短背台蚱FormosatetixbrachynotusZheng雌性。短背台蚱雄性,郑哲民已于1992年发表。  相似文献   
47.
指出平行操作和多个可供选择的机器的存在是零件加工路线柔性产生的原因.采用根据熵的概念建立的零件加工路线柔性的测度,这一测度包含了所有的操作和机器特征(如机器可靠性等).提出了制造系统中动态确定零件加工路线的算法.通过实例模拟对本算法和基于最短加工时间原则的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最小熵原则的算法在提前期和机器利用率方面优于基于最短加工时间原则的算法  相似文献   
48.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阐述了日本产放逸短沟蜷在不同生态环境一体内稚贝保有状况以及稚贝产出时期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雌性个体的育儿囊中稚贝含有量夏季和冬季多,春季和秋季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49.
在短延时码本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编码方案中,直接用G.728所提供的现成码本时对加噪声后的语音信号进行编解码时,效果不好,作者利用LBG算法训练了自己的码本,并利用此码本对加噪声后的语音信号进行编解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主观感觉质量变好,信噪比提高了约3dB。  相似文献   
50.
黄芪复方对黑腹果蝇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寿和衰老是寿命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统受许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每对等位基因都有完全显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长寿,故称长寿基因,隐性基因控制衰老,故称衰老基因。由于父母携带长寿基因和衰老基因的数目不同,每个人携带该两类基因的数量也不同,但是,无论是携带的长寿基因多,还是衰老基因多,人们均无法对其进行任何修改。不过,在体内外环境优越的条件下,长寿基因可充分表现,因而携带长寿基因多者,可表现为长寿。相反,在环境不良的条件下,长寿基因不能充分表现,结果其作用可能几乎近似于衰老基因,因而一个人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