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三种常用的聚氯乙烯装饰材料的着火特性,探讨了不同的辐射热通量对其着火时间的影响。若用1/tig对辐射热通量作图,则可得到最小辐射热通量,并且两种实验方法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H_2/O_2可燃系统着火时间的极值和临界特性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P-T图上反映可爆平面着火时间分布特征的极小值L曲线、极大值H曲线和临界值C曲线,其与临界爆炸曲线一起,使得人们对P-T图上任一状态点能否爆炸以及爆炸过程实现的快慢能够获得全面了解.这3条曲线可以用1.2k1=ks[Ms],(k11/k10+1)k1=ks[Ms]和2k1=ks[Ms]来描述,从而为这些表达式赋予了物理解释,同时也为建立这3条曲线提供了新的途径.基于着火时间的等值线图,用热爆炸理论阐述了爆炸临界曲线具有"Z"字形.进一步,基于着火时间预测平板混合层超燃过程的点火距离,得到了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63.
正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的石器初步推测,中国猿人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开始自觉用火。对火的控制、使用,带给了人类温暖,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火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但伴随着火出现的是它身后挥之不去的火灾阴影,火对人类而言不啻为一把双刃剑,人类抗御火灾的经历和人类利用火的年代同样久远——而这两者共同组成了人与火的历史。  相似文献   
64.
生命的奇迹     
在遥远的澳大利亚,大片的桉树遮天蔽日。在一棵高大的桉树的根部,有一个深深的洞,那是野兔杰西的家。桉树为杰西遮风挡雨,杰西每天向桉树问好,他们是好朋友。初夏的午后,杰西在家里午休,忽然听到从外面传来桉树急切的喊声:"着火了,杰西,你快跑啊!"杰西冲出家,发现远处浓烟滚滚,大火正借着风势快速向这里逼近。杰西知道自己可以飞快地跑到安  相似文献   
65.
很多人都熟悉《冬天里的一把火》这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可是你知道吗?广州动物园里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其迷人之处用这首歌来诠释最恰当不过了。当您游览广州动物园的时候,在飞禽大观、逗趣园、锦鳞苑和南北大门等处,抬头便可见高大树木之上的"熊熊火焰"。可是当你"悄悄走近它身边",就会看清树木并没着火,而是开满了猩红而密集的花朵。  相似文献   
66.
正小小的"金属火柴"打火机一经问世便很受青睐,而它的诞生却颇有番故事打火机,就是一种能打着火的小型取火装置。主要原理是依靠电石打出火花,再引燃气体。今天,它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当中,如:吸烟、炊事等等。它的抗风、抗湿性能优于火柴,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仍然能够使用。那么,它是如何发明的呢?话说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英法联军共同抗击德国。这一年底,英国政府向德军阵地投放的一张士兵画像引起了德军的强烈关注,这是一张很奇怪的招贴画,一位士兵嘴里叼着卷烟,一手握着来福枪,另一只手里却捏着一个会冒火的小玩意儿。画上写着一句话:"士兵们,放下枪抽支烟,我们这里的生活很悠闲。"不知底细的德军以为英  相似文献   
67.
室内发生火灾时,和火源间隔一定距离的可燃物即非连续介质突然发生着火燃烧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具有较强的危害性。从非连续介质着火的原因入手,通过将着火条件进行量化,提出了非连续介质着火时间的确定方法,即:非连续介质着火时间为烟气层和处于着火浓度下限的可燃挥发份接触所需要时间与烟气层温度达到非连续介质自燃点所需要时间的最大者,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预测方法和相关计算关系式的有效性,对火灾预防和火灾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8.
利用激波管测量丁醇着火延时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双膜化学激波管实验装置上,运用反射激波测量了丁醇 氮气 氧气混合气在温度1 04332~1 16372 K、压力671~835 kPa、当量比分别为1.0、1.5、0.5下的着火延迟.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丁醇的着火延时缩短,并且着火延时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呈正比,满足Arrhenius关系式;随着当量比的升高,着火延时减小. 根据试验数据,构建了丁醇 氮气 氧气混合气着火延迟的Arrhenius关系,丁醇着火延时对压力的依赖性很高,而活化能对当量比的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69.
在一台2105柴油机上进行了部分预混充量压缩着火和直接喷射(PCCI-DI)复合燃烧对发动机有效热效率和排放等性能影响的研究.试验包括:在进气道预先对二甲醚燃料和空气进行混合,再将形成的均质混合气送入燃烧室;在压缩行程末期,利用压燃式发动机的燃油喷射装置将柴油喷入燃烧室,从而实现了PCCI-DI燃烧.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直喷压缩燃烧方式相比,在中低转速和低负荷工况下,采用PCCI-DI燃烧模式的发动机能降低NOx和碳烟的排放量,提高有效热效率,但HC和CO排放量显著增加;随着二甲醚预混比的增加,NOx排放量略有所降,碳烟排放量可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70.
空气和O2/CO2气氛下煤粉着火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金属网反应器研究了大同烟煤在空气气氛和O2/CO2气氛不同氧气体积分数下的着火特性,并利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2种气氛下煤焦的反应性.试验发现:在相同氧气体积分数下,O2/CO2气氛的煤粉着火温度较O2/N2气氛的高,O2/CO2(φO2=21%,φCO2=79%)气氛下大同烟煤着火温度较空气气氛提高了35.7℃,在O2/CO2气氛下出现着火延迟;在O2/CO2气氛下φO2=30%时,大同烟煤与空气气氛具有比较接近的着火温度;在N2和CO2气氛下制得的煤焦,在相同氧气体积分数2种气氛下的表观活化能差异明显,煤焦反应性是影响煤粉着火温度在O2/CO2气氛下出现延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