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海河平原盐碱土最近二十年的变化与生物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河流域平原是华北平原的重要部分,历史上是有名的多灾低产地区,而盐碱化是重要灾害因素。近二十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达,用水量大大增加,尤其是地下水的利用,盐碱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程度减轻。但是,聚集在土体深层的盐分不仅影响生物产量,还潜伏次生盐碱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62.
夏玻 《华东科技》2001,(2):35-35
寿光号称“中国一号菜园子”,中国蔬菜的“硅谷”。从种植大路菜到生产名优稀特蔬菜,从露天种植到无土立体栽培,大棚蔬菜已成为寿光最活跃的经济、科技生长点,到目前寿光全市蔬菜大棚已经发展到28万个,年产蔬菜30亿公斤;全市共发明蔬菜生产新技术24类300多项。引进新技术100多项,引进推广了30多个国家的蔬菜品种380多个,有20多类120多个蔬菜品种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不仅如此,寿光人还开辟了中国第一条“绿色通道”,成为北京最大的蔬菜基地,开辟了通住日、韩的海上“蓝色通道”,1999年又开辟了一条“网上通道”,使寿光菜畅销全国,蜚声海外。然而寿光人没有满足于此,他们仍然在不断的探索,开  相似文献   
63.
通过胡杨树在黄河口盐碱地适应性研究,初步界定了胡杨树在黄河口地区盐碱地造林的土壤适应范围,使得胡杨树在黄河口沿海地区异地造林获得成功,填补了国内胡杨树异地造林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64.
张家勤 《少儿科技》2013,(12):32-33
盐碱地,指那些含盐量高、植物尤其是农作物难以生长的土壤。关于盐碱地人危害,乐乐与明明早有耳闻,今天科学老师竟然说盐碱地能长出爱“吃”盐的植物,这让她们百思不解。她们决定请教在生物研究所工作的博士叔叔,看看是否真有这么“重口味”的植物。  相似文献   
65.
陶杨华 《科技资讯》2009,(17):152-152
浙东千里江堤建成后,周边交通环境不断改善,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已在当今广泛运用。如何选择合适的绿化树种搞好沿海盐碱地绿化促进沿海产业带经济建设的发展,作者就台州市滨海工业区绿化树种试种分析、调查浙江沿海盐碱地已造的海防林、实验林得出浙江沿海盐碱地适生树种以及提高绿化成活率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6.
崇明岛是中国的第三大岛,其东部多为盐碱地,局部地区盐碱较重。随着上海长江隧桥的开通,崇明岛东部开发建设的脚步加快,在盐碱地上建造绿化景观越来越多,而草坪作为绿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绿化景观中必不可少的。要在盐碱地建植一块令人满意的草坪,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施工,抓好每一个环节。假若马虎了事,建成的草坪往往不尽人意,不仅影响草坪今后正常的生长发育,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效益,更为今后的养护管理带来诸多的麻烦与不便。  相似文献   
67.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尤其是内陆干旱农业灌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展望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全世界盐渍土面积约10亿公顷;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其中原生盐化型、次生盐化型和各种碱化型分布分别占总面积的52%、40%和8%。新疆盐碱化耕地约133.33万公顷,近1/3耕地盐碱化,其中80%以上为土壤次生盐碱化。新疆除伊犁河谷、阿勒泰地区和塔城部分地区土壤盐碱化较轻之外,其他地区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盐碱化,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部各灌区最为严重,一些耕地由于次生盐碱化加重而被迫成为弃耕地。盐碱危害造成大量中、低产田和农民贫困,使大面积土壤资源难以利用。  相似文献   
68.
以河北省沧州南大港盐碱湿地3种农作物种植区(苜蓿、棉花、玉米)和自然生长的芦苇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了土壤理化因子和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比较了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它们的影响及其对盐碱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南大港湿地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较之苜蓿和天然芦苇,农业耕作下棉花和玉米采样点的土壤pH值较低,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全磷含量相对较高;与土壤肥力相关的碱性磷酸酶、脱氢酶和FDA水解酶等活性也相应提高。研究表明农作物种植能够降低南大港滨海土壤酸碱度并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对改良土壤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9.
为了探明甘薯种植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及农作方式对盐碱地甘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因品种不同而异,覆膜、适宜的种植密度(每亩约4 167株)、施加有机基肥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微生物量。钾肥追肥试验结果表明,页面喷洒追肥比沟施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更显著,而钾肥以何种载体(K2HPO4或 KNO3)施加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0.
《科技促进发展》2012,(1):76-76
杂交构树具有多抗、速生、丰产、优质等特性,树叶为优良饲料,树皮可生产高档纸浆,树干可制板材和培养珍稀菌类。可在年降雨量200mm、含盐量8‰以下的大面积边际土地上种植,当年成林,当年采收见效。目前已在河北、山东、天津、内蒙、新疆、山西、河南等10个省市自治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进行了生态绿化和经济林试验示范,在生态修复、环境改善、水源涵养、防沙固沙等方面取得巨大收效,可在我国至少2亿亩的非耕地上推广种植,并有相当的经济产量用于产业化,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