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9篇
丛书文集   44篇
教育与普及   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51.
赭曲霉毒素是一种丝状真菌毒素,有A、B、C、D 4种化合物,受其污染的食品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尤其是赭曲霉毒素A的危害最为突出。目前,对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酶联免疫法、电化学传感器法以及荧光分析法,笔者通过梳理、分析上述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等传统方法可在灵敏度和准确性等方面提升;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相对比较成熟的方法可在成本、选择性上进一步优化;电化学传感器、荧光传感器等这些具有绿色性和创新性的检测方法,如在电极材料制备技术、核酸适配体筛选及修饰技术上再提高,其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752.
利用AFB1免疫亲和柱对苦荞籽进行前处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AFBl的质量浓度,建立了一种检测苦荞籽中AFB1质量分数的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凉山州不同区域苦荞籽中AFB1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新建方法的检测限为0.2 ng/ ml,精密度良好,添加回收率平均为85.87%。利用此法测定了凉山州不同区域的苦荞籽,在凉山州不同地区收集的苦荞籽中均未检出AFB1。  相似文献   
753.
拟柱孢藻毒素是由尖头藻等水华蓝藻产生的一种生物碱类蓝藻毒素.毒理学研究表明该毒素进入动物体内后能够对多种器官产生毒性效应,且以肝毒性较为明显.拟柱孢藻毒素的毒性虽不及微囊藻毒素,但由于其结构的稳定性和水溶性,能够在水体中积累到较高浓度,增大了饮用水健康风险,且容易通过食物链富集造成更为严重的中毒事件.随着尖头藻水华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拟柱孢藻毒素也引起了研究者和水体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次级代谢产物,拟柱孢藻毒素的生物合成是从甘氨酸、精氨酸和丙二酰CoA开始,由特定的多种酶依次催化完成的.这些酶的编码基因在基因组上形成簇状结构,不同种的产毒藻具有相似的毒素合成基因簇,主要差别在于基因序列的变异和排列方式的不同.对毒素合成基因及其功能的探究不但有助于建立可靠的分子检测方法,用于预测水华发生过程中的毒素风险,还可以加深对蓝藻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与进化的认识,为利用和改造这些天然代谢途径合成新的活性化合物提供参考.通过对拟柱孢藻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及其进化特征的系统性总结,以期从分子水平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关拟柱孢藻毒素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75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