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4篇
教育与普及   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1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通过疏水絮凝实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微细粒黑钨矿的疏水聚团形成机制.结果表明:pH为8.0~8.5时,油酸钠诱导黑钨矿表面疏水并产生疏水絮凝行为,微细粒黑钨矿疏水聚团D50与油酸钠的质量浓度和搅拌强度正相关;油酸钠体系中黑钨矿颗粒间具有较强的黏附力,疏水作用力是疏水聚团形成的主要贡献成分;搅拌装置中形成的强湍流流场环境有助于矿物颗粒的相互接触与能量传递,增加颗粒碰撞黏附概率;在流场高剪切力和油酸钠诱导疏水力共同作用下促进了微细粒黑钨矿形成大而稳固的聚团,与常规浮选相比,疏水絮凝浮选WO3回收率提高了12.04%.  相似文献   
12.
干湿循环法制备抗菌性 5A 沸石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探索了制备抗菌性沸石的新方法———干湿循环处理法,采用5A沸石分别与抗菌性离子Zn2+、Ag+、Cu2+的溶液进行干湿循环处理,制备抗菌性5A沸石。研究了反应条件,如温度、浓度、循环次数对沸石中抗菌性离子含量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测试了抗菌性5A沸石的耐洗涤性能和抗菌性5A沸石对黑曲霉菌、大肠杆菌及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抗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法制备抗菌性沸石,具有抗菌性离子含量多,抗菌性能好,方法简便,反应时间短,节约原料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疏水柱吸附分离工业酵母(S.Cerevisiae)中的L-天门冬氨酸酶.考察了三种疏水吸附剂TskgelButy_Toyopearl,TskgelPhenyl_Toyopearl和TsKgelEther_Toyopearl650C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通过选择控制流动相的pH值和离子强度,一次吸附过程中L-天门冬氨酸酶的分离纯化纯度可提高14倍并保持较高的活性。实验还考察了吸附等温线类型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中分子的电荷和疏水性是疏水柱吸附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ZSM—5沸石膜合成中几个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Al2O3陶瓷载体和SiO2复合膜上成功地合成了ZSM-5沸石膜。考察了ZSM-5沸石膜合成中载体性质,合成溶液的碱度,水硅质量比,晶化时间等对成膜的影响,探讨了沸石膜的生成机理并对合成的沸石膜进行了XRD及SEM表征,表明当合成液水硅质量比为100时,主要是液相晶化机制起艇,表面的Si-O键或Al-O键参与晶化,使膜与载体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5.
气固相同晶取代法Ti—ZSM—5沸石的表征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EABr作为模板剂合成的ZSM-5沸石为母体,采用固相同晶取代法制得Ti-ZSM-5沸石。苯酚与稀双氧水的羟基化反应结果表明,Ti-ZSM-5沸石具有显著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2,6-二异丙基萘是制备高级聚酯材料PEN和液晶聚合物的原料。用择形催化剂丝光沸石代替传统的Friedel—Crafts催化剂,在高压釜中以萘和丙烯为原料经异丙基化反应合成了2,6-DIPN。采用浸渍法用少量镁盐修饰水汽脱铝氢型丝光沸石(SDHM),减少了SDHM外表面的强B酸中心和非择形产物的生成,从而使2,6-DIPN的择形率提高到71%。2,6-DIPN/2,7-DIPN摩尔比达到2.89,有利于2,6-DIPN的分离提纯。  相似文献   
17.
高硅沸石中二元物系表面扩散系数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力学蒙特卡罗(Kinetic Monte Carlo,KMC)方法模拟客体分子单组分及双组分混合物在高硅沸石(Silicalite)分子筛中的扩散,与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方法的模拟结果及Maxwell-Stefan(M-S)方程计算对比说明KMC方法的合理性,而由真实的体系性质获得正确的跳跃频率值及合适的晶格模型是获得正确计算结果的关键,且一旦由单组分研究获得正确的跳跃频率值及晶格模型,便可直接移用至多组分体系的KMC模拟中。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纳米压痕硬度计,测量了沸石分子筛方钠石SOD大单晶的力学性能,得到了载荷 位移曲线图和硬度、弹性模量随压痕深度变化的值。并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沸石单晶体SOD的弹性阶段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考察了摩擦、压头尖端半径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得到了压痕过程中加卸载时的载荷 位移曲线,模拟结果在趋势上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与理论分析的载荷 位移关系基本一致,较好地反应了弹性纳米压痕的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镁碱沸石大单晶FER的力学性能,采用纳米压痕技术,测得随载荷连续变化的位移,得到载荷-位移曲线图。根据W.C.Olive算法,利用接触刚度连续测量(CSM)技术,得到FER沸石分子筛硬度及弹性模量。基于弹塑性双线性本构关系假定,用ANSYS有限元程序模拟纳米压痕试验过程,利用搜索法得到沸石大单晶FER的双线性本构关系。本文还讨论了摩擦、温度及压头尖端曲率半径对纳米压痕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天然吸附材料在废水重金属离子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几种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天然吸附材料,并与活性炭对照,得出了壳聚糖是吸附性能最好的吸附剂,其吸附Hg2 、Cr6 、Cd2 、Cu2 和Zn2 的能力分别为815、273、250、222、75 mg/g;沸石吸附Pb2 与Cd2 的能力分别为175、137 mg/g;废污泥吸附Pb2 、Hg2 和Cr6 的能力分别是1 030、560、540 mg/g;木质素吸附Pb2 与Zn2 的能力分别为1 865、95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