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9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111篇
教育与普及   89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158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991.
利用电荷密度重叠积分,采用两种不同的组合规则分别计算了锂原子和惰性气体原子的近程排斥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所得到的势阱参数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92.
有效核电荷数(Z^*)是元素最重要参数之一,由于它的人工计算比较复杂,作者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的程序来完成该计算,从而使Z^*的计算变得方便、快捷.并且将得到的Z^*数据用Excel的作图功能绘制成曲线,讨论周期表中Z^*的递变规律.最后,还讨论了与Z^*相关的一些原子结构参数(如电子能量、电离势和电负性等).  相似文献   
993.
系统地研究了多晶La5/8-xPrxCa3/8MnO3(x=0,0.10,0.13,0.15)体系的磁性和电输运特性,并报道了这一体系的电阻率极小值行为.X射线粉末衍射测量表明,所有的样品都具有较好的单相结构;电输运和磁性测量结果表明,随掺杂量的增大,居里温度Tc和绝缘体-金属转变温度TMI都向低温区移动.在较低温度下电阻率表现出了极小值现象,而这一现象随外加磁场的增大逐渐受到抑制,对此现象从强电子-电子相互作用角度进行了分析讨论.在Tc和TMI转变温.度区域,样品表现出较大的磁电阻效应.样品在高温下的电输运行为可根据可变程跃迁机制得到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994.
采用自行修正的Tanner本构模型建立了单螺杆振动诱导塑化挤出机在熔体输运过程中的近似解析模型,根据黏性耗散功相等推导出了振动力场对熔体表观黏度的影响系数;并在单螺杆振动诱导塑化挤出机上就振动力场对聚合物熔体输运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螺杆振动频率与振幅对挤出压力和挤出特性的影响规律.理论与实验结果均表明,单螺杆振动诱导熔体输运可实现低压挤出,但会导致螺杆特性变软.  相似文献   
995.
《科学世界》2006,(4):62-62
静电复印机是利用静电正、负电荷互相吸引的原理制成的。早期的复印机采用直接复印,先让复印纸按图画文字深浅,分别带上相应的静电电荷,深处电荷密,浅处电荷稀,从而形成一张与图画文字相对应的静电图像。然后,黑色的粉末直接被静电图像吸引,通过定影成为复印品。  相似文献   
996.
本书全面论述湍流的耗散过程、控制能量扩展的机理和从大尺度到小尺度的湍流输运,并提出了两点校正技术方法。此方法对湍流能给出一些解,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数学工具。全书分为5章和2个附录。第1章湍流的统计动力学的一些历史回顾;第2章矩的动力学工程,叙述湍流分解、平均流方程、湍流应力方程、高阶矩方程、湍流的涡粘性系数和湍流的各向异性不变量映射等基本概念;第3:章湍流耗散率的动力学。介绍两点校正技术及相关公式;第4章速度-压力梯度的校正,介绍两点校正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究液固两相流动系统中固体颗粒的浓度和速度随操作条件的变化,开发了适用于液固两相流动体系的电荷耦合器件(CCD)测量系统,该系统可在高空隙率和较宽液速范围内准确测量固体颗粒的速度与浓度,利用该CCD测量系统,对冷模(多管)循环流化床的分布板设计和冷模(单管)液固循环流化床的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系统中采用的CCD单场测量方法可用于粒子高速运动情况,测得的颗粒最高运动速度为1.5m/s,测量精度高于奇偶两场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98.
该文通过具体例子说明了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的积分形式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宏观表达式,它不能解释微观现象。  相似文献   
999.
理论计算H2分子在一维Pt链电极间形成的分子桥的伏安特性和电导,结果表明在两端金属电极作用下,H2分子的能隙减小,使得体系导电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由多个单元电感电容回路周期性连接而成的介观传输线路.基于电荷的量子化,导出了传输体系的哈密顿量和电流.根据电荷算符满足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在各单元能量基上,精确地计算了能谱.此外,还考虑了含电阻的耗散系统.结果表明,在电荷离散的条件下,介观回路方程的形式与经典方程有显著差别;介观电路的能谱除与电路参数相关外,还明显依赖于电荷量子化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