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9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用广义增量线性函数的理论,结合有限元法,提出了一种解低频电流场逆问题的新 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验室模拟验证了此算法有唯一解且收敛性好。  相似文献   
102.
东南大学教育部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重点实验室 (吴健雄实验室 )位于六朝古都南京 ,鸡鸣山下玄武湖畔。实验室由我国著名电子学家韦钰院士于1985年建立 ;1992年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亲自授名为“吴健雄实验室” ;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 ,实验室对外开放 ;1997年作为教育部开放研究实验室参加并通过了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 ;1999年经教育部审定更名为教育部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重点实验室 ;2 0 0 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 ;2 0 0 2年再次参加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 ,被评为“优秀”。该实验室所在的…  相似文献   
103.
纳米尺度的数据存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当前的磁、光存储技术及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超高密度存储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它们各自的存储机理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比较。磁、光存储技术将追求更小的信息位尺度,面临接近其原理上的起顺磁效应限制和光的衍射极限的限制。SPM具有原子级分辨及纳米加工能力,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的存储机理研究及存储器件的设计,成为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4.
105.
硫氢能团可以很强地吸附于金表面上,从而可作为连接体用于纳米电子学中的分子器件,我们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分别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哈特利-福克方法研究了4,4‘-二巯基联苯分子和金表面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描述分子的电子结构可以分子与金表面的相互作用,密度泛函理论可以给出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6.
董光璧先生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董光璧先生1935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丰登坞镇豆庄子村,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留校,后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  相似文献   
107.
1957年《华南工学院学报》创刊,著名电子学家、教育家冯秉铨副院长任主编,主持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创刊号于7月出版,小16开本.载有发刊词,发表余仲奎教授、周泽华讲师、冯秉铨教授、林为干教授、蔡益铣副教授、陆能源教授、陈伯起教授、李敦化教授、邓颂九教授、杨倬教授、余蔚英教授、陈连就讲师、冯训瑜讲师等论文14篇。  相似文献   
108.
Y2O3—Ir阴极的发射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Y2O3-Ir阴极研制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些物理现象,结合扫描电镜对Y2O3-Ir阴极表面化学成份分析的图谱,运用物理化学理论对该阴极的发射物质结合态进行研究。最后,在综合比较氧化物阴极的二种发射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氧化钇-铱阴极的发射机理。  相似文献   
109.
赖武彦 《自然杂志》2007,29(6):348-352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效应的发现者。他们是法国物理学家阿尔贝•费尔(Albert Fert)和德国物理学家彼得•格伦贝格(Peter Grünberg)。在探索基本磁性问题(人工结构中的交换作用)过程中发现了巨磁电阻现象。随后,巨磁电阻效应和金属多层薄膜被用于读取计算机硬盘数据。近十年来的开发,使得计算机硬盘的密度和容量提高了几百倍。这个发现使人们对自旋极化电子输运过程产生特别的兴趣,并导致自旋电子学(Spintronics)的创立。  相似文献   
110.
Molecularly imprinted microspheres (MIMs) of D-mandelic acid were synthesized in this study. Chloromethylated polystyrene beads modified with iniferter were used as supports for photo-grafting of a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P) layer. The 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o testify the polymer formation and its thermal stability. Scan- 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 (SEM) show that the MIP particles are mono-dispersed and well-spherical, with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4.38 μm and siz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of 1.02. Furthermore, the MIMs were packed in a stainless steel column and evaluated as stationary phases i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 matography (HPLC). The prepared MIP exhibited a considerable capability of chiral separation between template and its enantiomer. Accordingly, this kind of MIP is likely to have wide applications in chemical sensing,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and solid phase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