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0篇
系统科学   43篇
丛书文集   60篇
教育与普及   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5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为满足我国“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的要求,采用低全球变暖潜能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的热泵系统有助于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全面减少新能源汽车碳排放.然而,目前对于采用何种低GWP工质尚无定论,几乎所有研究仅仅采用GWP值来衡量制冷剂的环保性能,对低GWP工质热泵系统全生命周期气候性能(life cycle climate performance, LCCP)的认识明显不足,同时也缺少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热泵的LCCP评估模型.为此,本文基于7个城市的气候数据、当地供电特性、真实世界驾驶循环、乘员舱冷热负荷与舒适性、热泵系统台架测试等,新开发了适用于电动汽车热泵的完整LCCP模型.基于该模型,对传统高GWP工质R134a和R410A、低GWP工质CO2,以及先前开发的新型高效环保工质CO2/R41(GWP为49)、M2(非共沸混合物, GWP为137)在电动汽车热泵中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作了评估.结果表明,建立的LCCP模型对热泵系统性能系数(coeffic...  相似文献   
32.
《今日科技》2014,(8):30-30
<正>编者按:重点企业研究院是我省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的核心载体,是以企业为主体并由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抓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是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把技术创新的重点研究院建在企业上,体现了红军长征时把党支部建在连上的理念,体现了重主体、重基层、重基础的优良传统。自2012年9月以来,省、市、县(市、区)联合,围绕做强纯电动汽车、光伏发电装备、船舶装备、智能纺织印染装备、现  相似文献   
33.
政府资讯     
《上海信息化》2011,(6):91-92
上海成为我国首个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日前,上海被确定为我国首个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上海市嘉定区被指定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科技部部长万钢、上海市长韩正共同为"国际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34.
构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撑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在当今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不但能使我国经济发展提速,更能促使其升级换代,从而向全球经济制高点迈进。我国已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  相似文献   
35.
36.
<正>有关资料统计,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机动车的燃油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38亿t和2.56亿t,而全球的石油储量仅够再用40年,能源短缺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时,汽车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研发新能源汽车,寻找石油替代品,成为汽车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7.
针对国内某款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车辆后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理论分析和优化车辆的安全性能方案,对比新能源车和原型车的弯曲模态、扭转模态和扭转刚度,并通过控制动力电池箱的X向位移和后排座椅靠背上部 的Z向挂钩位移,对现有的结构方案和整车后碰撞安全性进行优化和改进.结果表明,该HEV的...  相似文献   
38.
插电式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模型预测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动态规划应用于模型预测控制构架中,建立了基于空间域的插电式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预测控制数学模型。基于动态规划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全局优化控制的仿真表明,蓄电池荷电状态(SOC)基本上都是从行驶起点时的最大值逐渐减少到终点时的最小允许值,提出理论SOC参考斜率作为模型预测控制SOC的参考斜率,并以未来行驶工况中出现的特殊工况为依据对理论SOC参考轨迹进行修正。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能使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接近全局优化控制策略的计算结果,汽车油耗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9.
内燃机独立供能系统的性能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量综合梯级利用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能量供给系统形式——内燃机独立供能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建造了实验样机,介绍了实验样机的系统组成.利用实验样机进行了详细的发动机性能实验、余热回收利用实验和内燃机独立供能系统总体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用发动机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满足内燃机独立供能系统的使用要求;设置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能够有效地回收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余热回收量增加,但余热利用率下降;系统总体性能较好,有较高的COP和COPz,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大部分都在1以上,说明系统具有优越的变工况运行性能和较高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0.
R41跨临界单级压缩带回热器热泵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跨临界单级压缩带回热器热泵系统的理论模型,并对R41(一氟甲烷)与CO2的循环特性进行了热力性能和火用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工质在常温下进行跨临界循环,R41系统的整体性能优于CO2系统.在选定工况下,R41系统比CO2系统的最优高压侧压力平均降低40.6%以上,系统性能系数平均提高14.2%以上,系统火用效率平均提高14.3%,且R41系统在单位质量制热量和压缩机排气温度方面均优于CO2系统.最后提出了通过减小气体冷却器传热温差、降低节流压差,以及合理利用蒸发器冷量来提高系统火用效率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