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8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9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58篇 |
教育与普及 | 6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0篇 |
现状及发展 | 12篇 |
综合类 | 18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103篇 |
2009年 | 109篇 |
2008年 | 117篇 |
2007年 | 142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99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刘小红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3):184-187
简单介绍了GIS成套封闭式高压电器设备,并对其局部放电的产生和类型进行了简要叙述。详细分析了化学法、光学法、光机械振动法、电气测量法、超声波法、特高频(UHF)法这几种GIS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介绍了几种检测新技术及其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2.
103.
电火花加工机理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燕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24(2):25-28,65
电火花加工工艺虽已得到广泛采用,但对其微观放电过程的认识至今仍众说不一 作者通过分析和对比,认为将材料腐蚀的空间特性与脉冲放电的时间特性统一起来的分析方法,更能充分解释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放电通道的形态及性质,也便于分析放电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以提高电火花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04.
先进氧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先进氧化方法(技术)从源头在其化学反应过程中就制止了污染的产生,实现零污染、零废物排放.目前,先进氧化方法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先进氧化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工程化应用方面的研究.文中着重介绍了强电离放电方法,把O2、H2O电离后,再按自由基结构,在分子层次上加工成OH、eaq-(水合电子)等自由基,自由基的产生浓度、产成量均能满足工程上应用水平.仅在1 s内把生物体、有机物氧化分解成CO2、H2O及微量无机盐;把无机污染物氧化成无害物质或者有用再生资源;剩余OH等自由基分解成H2O、O2.文中列举在治理海洋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烟气资源化脱硫应用研究成功的事例,也简述了先进氧化特性、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105.
106.
水为自由基源的电晕放电引发羟基自由基及氧化甲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为自由基源通过电晕放电的方法产生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OH), 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直接证实了·OH的生成. 电晕放电产生的·OH能有效降解气态有机污染物从而降低废气的毒性. 实验表明, 在以含饱和水蒸气的空气为介质的含甲苯废气中, 在电晕放电极间电压为20 kV, 放电电流为0.1 mA, 反应时间为120 s, 甲苯初始浓度为168 mg/m3的条件下, 甲苯的降解效率接近100%. 并检测到了7种溶解在液相中的甲苯氧化中间产物. 环境友好的·OH的应用为气态污染物的脱除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7.
Integrate-and-Fire模型输入的最优解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随机相关输入的Integrate-and-Fire(IF)神经元模型的最优解码问题.使用Fisher信息,在理论上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抑制和兴奋输入的比r取何值时,神经元能最精确地解码IF神经元的输入.指出相关输入整体上减小了解码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正>雷暴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表现为闪电并有雷声,有时亦可只闻雷声而不见闪电。本文通过一次雷暴天气过程实例来说明在观测中应注意的问题。1天气实例概述以乌兰乌苏国家气候观象台2007年6月13日的一次雷暴天气过程为例,对雷暴天气观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