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31.
催化精馏法制备甲缩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甲醇和甲醛为原料,98%的浓硫酸为催化剂,通过催化精馏工艺制备甲缩醛的可行性.考察了进料醇醛摩尔比、进料总流量和催化剂含量对该过程的影响.在回流比为6,催化剂含量为1%,甲醛的体积流量为2.8 mL/min,甲醇的体积流量为3.0 mL/min的条件下,塔顶产品甲缩醛的质量百分数可达96.6%.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应用于制备甲缩醛.  相似文献   
732.
以颗粒活性炭为载体,钛酸丁酯、乙醇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了TiO2-活性炭复合材料(TiO2/AC).同时采用紫外灯为光源,考察了不同TiO2/AC复合材料投加量以及不同甲醛废水初始浓度对光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AC复合材料光催化甲醛废水的动力学表现为Langmuir-Hinshel-woof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733.
将气体传感器阵列与人工神经脚络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甲醛气体的检测.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甲醛气敏元件白动测试系统,并选择多个半导体气敏元件组成的传感器阵列用于微量甲醛气体的测试,实验证明采用该方法实现对低浓度甲醛的定量榆测足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4.
2006年12月到2007年4月期间监测了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多个典型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监测结果是:甲醛的小时均值范围为6.6~76.5 μg/m3,苯的小时均值范围8.6~33.4 μg/m3,甲苯的小时均值范围8.3~119 μg/m3,仅2006年12月在个别场所检出了二甲苯;图书馆内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在80~134 μg/m3之间.所测污染物质量浓度均低于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限值,校区室内空气质量良好.分析了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对改善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35.
等离子体协同选择性催化还原(PF-SCR)可以促进富氧环境下氮氧化物(NOx)的有效脱除。为了考察中间产物对NOx去除的影响,该文采用等离子体反应器与催化反应器分离的"两段法",以C2H4为还原剂、Ag/γ-Al2O3为催化剂,对等离子体处理后产生的活性中间产物如C2H2、醛类和含氮有机物等做了定量研究。气相色谱(GC)谱图表明提高能量密度,活性中间产物的峰面积也随着增加。通过对烃类活化产物C2H2和HCHO的检测,给出了能量密度与C2H2、HCHO生成浓度的关系曲线。活性中间产物使PF-SCR系统的NOx去除效果随能量密度增加而不断改善。能量密度为394 J.L-1时等离子体可以将NOx的去除率从单独Ag/γ-Al2O3作用下的31.5%提高到79.9%。  相似文献   
736.
甲醛与NaOH对污泥EPS中蛋白质和多糖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醛-NaOH法广泛应用于污泥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的提取,但提取过程中残留的化学物质会干扰后续胞外多聚物组分的测定,通过改变甲醛用量和NaOH浓度研究了其对EPS中蛋白质和多糖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甲醛投加量和NaOH浓度,会降低蛋白质测定标线的线性、斜率及数据的精密度。但当甲醛投加量为12~20μL,NaOH浓度为1 mol/L时,蛋白质标线的斜率和线性与不加甲醛和NaOH时相差不大,测试数据有较好的精密度。甲醛投加量与NaOH浓度对多糖测定几乎没有影响,因而在EPS提取之后不需要透析去除残留的甲醛,可直接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737.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甲醛电子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甲醛电子鼻,采用气体传感器阵列和模糊-神经网络结合,实现了模糊-神经网络在甲醛电子鼻中的定量识别.并通过实验,对于0.01×10-6~50×10-6浓度范围内的甲醛气体,甲醛电子鼻定量测报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仅为0.197 086.  相似文献   
738.
白捷  李帅  刘昕烨  肖楼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8):7752-7761
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为壁材,十四烷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可以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储能和放热的相变微胶囊,并以其为改性剂制备相变沥青新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激光粒度分析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差示扫描量热计(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研究了不同芯壁比、合成温度以及乳化转速对微胶囊形貌、粒径、热稳定性的潜热的影响.通过DSC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仪(dynamic shear rheometer,DSR)研究了相变沥青性能.结果 表明芯壁比为1∶1,搅拌温度75℃,乳化搅拌速率为3000 r/min时,微胶囊性能最佳,相变潜热达119 J/g.相变微胶囊在相变沥青中能够保持结构完整,不会对沥青的路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73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内污染逐渐被消费者所重视。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汽车内污染研究现状、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作一论述。建议出台标准设定汽车车内空气污染浓度的限值,合理控制车内空气通风系统,采取汽车车内空气净化措施,以保障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40.
在硫酸介质中,基于痕量甲醛对溴酸钾氧化酸性铬兰K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甲醛的动力学催化光度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6~3.4 mg·L-1,检出限为3.0×10-3mg· L-1.用该方法对废水中甲醛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乙酰丙酮法比较,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