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20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114篇
教育与普及   3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4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248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光纤甲烷气体传感器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比耳-朗伯定律的新型煤矿安全系统瓦斯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利用光纤作为探测器件,在甲烷的红外吸收谱线处利用强度吸收法实现对甲烷气体体积分数的检测,并利用差分法实现外界误差的消除,从而达到准确测量的目的.由实验室模拟实验证实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72.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比较温和的实验条件下,从蛋黄粉中分离出蛋黄油.系统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以丙酮为夹带剂,对夹带剂及其加入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3.
为了研究极低浓度甲烷的高温氧化特性,通过CHEMKIN模拟软件对甲烷浓度为0.5%、1%、2%、3%、4%的5种极低浓度甲烷气体高温氧化反应进行数值模拟,着重分析高温氧化后压力、温度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极低浓度甲烷高温氧化过程中,甲烷的体积分数急剧下降;生成的一氧化碳体积分数先急剧上升,然后迅速降低至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温度及压力均急剧上升,然后趋于稳定;且甲烷混合气体高温氧化后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温度及压力最终值与一氧化碳体积分数的最大值均随着甲烷体积分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4.
李斌 《甘肃科技》2016,(11):119-121
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迅猛发展,与普速铁路相比,高速铁路对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深厚层软土地基上的高速铁路路基,这就需要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预应力管桩就是一种很好的地基处理的方法,管桩施工技术自日本引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产品已经相对成熟,现已大量的应用于高速铁路施工中,但由于地域、环境、气候、水土等条件的影响,存在很多区域性地质、水文等特性,给管桩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描述济青高铁潍坊北站管桩施工的方法及内容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心得及采取的措施,为以后遇到此类工程问题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5.
孙恩慧  郑雅文  王鸽  徐进良 《科学通报》2019,64(2):中插13,234-244
煤在我国处于基础能源地位,发展变革性燃煤发电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与超临界水蒸气朗肯循环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具有效率高及系统紧凑等优点,是未来动力循环的发展方向,但S-CO_2燃煤发电面临循环构建、锅炉压降及烟气余热吸收等关键难题.为此,本文发展了热力学、CO_2流动传热及烟气余热能量分布综合模型,研究了S-CO_2再压缩/再热燃煤发电系统热力学特性,首次发现热效率曲线对于一次再热和二次再热出现交叉,进而提出了S-CO_2循环采用一次再热或二次再热的筛选准则.针对锅炉烟气余热吸收问题,本文通过揭示主蒸气温度和压力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调节主蒸气压力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吸收烟气余热,但受材料耐压极限所制约,因而本文在S-CO_2再压缩/再热循环基础上,引入烟气冷却器,以解决烟气余热吸收问题,给出了烟气冷却器与热力系统间的最佳集成模式,所构建的燃煤发电系统热效率达50.82%,锅炉效率达94.43%.本文为发展S-CO_2燃煤发电系统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6.
<正>"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探访了月球,但看到"嫦娥"和"玉兔"在"月宫"中互拍时,我们会想,人类什么时候也可以在月球上长期生存?鲜为人知的是,我国地面隐藏着一个刚建成的"月宫一号",正在为此做着超前准备……2012年12月1日17时04分20秒,北京航天城内中国航天员中心,在一座特制的舱室前,随着一声"开舱"的口令,身穿蓝色实验服的唐永康、米涛结束了为期30天的封闭试验,顺利走出我国首次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试验平台的密封舱。鲜花、闪光灯映照着他  相似文献   
77.
在定-转子反应器中采用N2-水脱氧、CO2-水脱氧两个体系脱除水中的溶氧,考察了转子转速、液体体积流量以及气体体积流量对脱氧率和传质系数的影响,并对比了两个水脱氧体系的脱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脱氧率随转子转速和气体体积流量的增加而升高,随液体体积流量的增加而降低;传质系数随着转子转速、液体体积流量、气体体积流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N2-水脱氧体系的脱氧效果要优于CO2-水脱氧体系。  相似文献   
78.
春暖花开,但近几年花开的比以往都要早,由于温室效应而导致了全球气温上升,若干年来冬季变暖,百花提前竞相开放的现象已经不是稀奇事了。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已经从地面扩张到了大气,近年来,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空气被严重污染,使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使地球温度上升导致了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79.
80.
以豆制品加工废水为底物,以活性炭为微生物支撑材料,建立中温两相厌氧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ASB)系统,来考察系统产氢产甲烷运行性能.运行结果表明,产氢相和产甲烷相分别在有机负荷(OLR) 28 g COD/(L·d)和7. 2 g COD/(L·d)下,可得到最大产氢率和产甲烷率分别为(6. 6±0. 16) L/(L·d)和(2. 33±0. 17) L/(L·d).通过两相厌氧发酵,系统能量回收率可由产氢相的16. 4%提高至76.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