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2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0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胰岛素对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中,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比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研究两者发挥作用的差异,分别选择IRS1、IRS2的4个结构数据,构建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计算整体拓扑特征,分析网络的hub氨基酸差异,计算7种中心性特征。实验表明,IRS2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的平均度及聚类系数高于IRS1的1QQG、5U1M、6BNT;IRS2中的hub氨基酸ATP、LYS、ILE是IRS1所没有的;除子图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外,IRS2网络中节点的其他中心性特征均优于IRS1。结果表明,IRS2的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中,节点聚集程度较高,更容易形成模块,更容易到达其他节点,与其他节点发生通讯。可以推测:IRS2在胰岛素对肝脏的代谢调控中比IRS1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为了提高三苯胺类有机染料的性能,在具有D-π-A构型的染料B1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不同的第二受体单元A′,设计了6种新的D-A′-π-A型染料。根据计算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对染料分子进行构型优化、电荷分布、能级等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6种分子都可以保持稳定的空间结构,第二受体单元的引入降低了分子的带隙,拓宽了吸收范围,使最大吸收波长发生了明显红移。与B1(396.6nm)相比,6种染料的红移顺序为B1-PDP(418.4nm)B1-Qu(452.7nm)B1-BTZ(469.3nm)B1-BTD(482.6nm)B1-DPP(522.0nm)B1-BOD(530.8nm)。综合分析可知,B1-BOD,B1-BTD,B1-DPP在理论上具有更优的性能。研究可为设计和合成性能良好的染料分子,进一步提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3.
5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速激肽1型受体(NK1R)在斑胸草雀脑干发声控制核团和部分听觉中枢内的分布及阳性标记特征.结果显示,NK1R广泛分布于斑胸草雀发声控制核团和部分听觉中枢内;1)发声控制相关核团: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DM)有大量的NK1R免疫阳性胞体标记,极少出现纤维;中脑腹侧被盖区(VTA)、黑质致密部(SNc)及周围脑区有大量的NK1R阳性胞体和NK1R免疫阳性纤维分布;2)听觉中枢:中脑背外侧核(MLd)和耳蜗核前庭外侧核(NM)有密集的胞体标记;而耳蜗核层状核(NL)及角核(NA)有少量NK1R阳性胞体分散分布,且角核可见大量密集深染纤维.本实验结果提示NK1R可能在鸣禽的发声控制及听觉中枢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55.
为开发高效除磷脱氮技术,研制了将MBR与A2桙O工艺有机集成的新型MB(A2/O)组合工艺。研究 了MB(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好氧、缺氧摄磷性能及微生物特性,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在 MB(A2/O)系统中,聚磷菌约占活性污泥总量的20%~40%,其中大量存在能够利用NOX-N作为电子受体 进行反硝化除磷的DPB,约占聚磷菌数量的35畅66%~67畅83%。好氧摄磷的平均速率为2畅30mgP·gMLSS-1· h-1,最大摄磷速率为5.44mgP·gMLSS-1·h-1;缺氧摄磷的平均速率为1  相似文献   
56.
应用重组维甲酸X受体(RXR)基因酵母筛选南方某污水处理厂进水、不同工艺出水的维甲酸干扰活性;结合大鼠肝均浆(S9)体外代谢方法,检测样品间接维甲酸干扰活性.结果表明:进水、出水样品均不能诱导RXR介导酶活性,但在高富集倍数下,样品与空白对照相比显著抑制9-顺维甲酸诱导酶活性,表现出维甲酸拮抗效应;在添加S9体外代谢活化后,所有样品均检出类维甲酸干扰活性,部分样品还检测出抗维甲酸活性,表明城市污水样品中存在大量具有类/抗维甲酸干扰活性的化合物.研究结果证实,现行处理工艺对类/抗维甲酸干扰物有一定的去除效果;重组基因酵母结合S9体外代谢活化体系可用于水环境样品类/抗维甲酸干扰效应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57.
Triploid carp (100%) with 150 (3n=150) chromosomes were obtained by crossing the females of improved tetraploid hybrids (♀, 4n=200) of red crucian carp (♀)×common carp (♂) with the males of diploid yellow river carp (♂, 2n=100). The crosses yielded transgenic triploid carp (positive triploid fish, 44.2% of the progeny) and non-transgenic triploid carp (negative triploid fish).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gonads of 24-month-old positive triploid fish suggested they were sterile and the fish were not able to produce mature gametes during the breeding season. Morphologically, bo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riploid fish were similar. They had a spindle-shaped, laterally compressed, steel grey body with two pairs of barbells. Most of the quantifiable traits of the triploid carp were intermediate between those of the two parent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riploid fish were raised in the same pond for 2 years. The mean body weight of the positive triploid fish was 2.3 times higher than the negative triploid fish. The weight of the largest positive triploid fish was 2.91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rgest negative triploid fish. Thus, we produced fast-growing transgenic triploid carp that have a reduced ecological risk because of their inability to mate and produce progeny.  相似文献   
58.
研究一个已鉴定的富亮氨酸重复结构(LRR)蛋白家族成员LRRC19,确定其组织分布及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通过RT-PCR技术检测LRRC19 mRNA在小鼠各组织中的分布;利用特异性探针mRNA杂交技术对该基因在肾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精确定位;免疫荧光实验分析该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通过分泌型碱性磷...  相似文献   
59.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FSHRA和FSHRB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蛋白的表达和定位进行观察,发现FSHRA和FSHRB不仅在酿酒酵母细胞中有表达,而且表达的蛋白质主要定位在酵母的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60.
在骨髓中多种祖细胞有T细胞系潜能,但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具有选择性.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是多级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级联过程,趋化因子CCL25及其受体CCR9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CCL25/CCR9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