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论述了生物质等离子体改性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有价格优势、技术上可行、具有潜在发展前景的工艺路线,并阐明了淀粉在生物质改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发电技术。它工作温度高,废热可以得到有效利用,能量转化效率高;因运动部件少,工作时安静;采用全固态结构,无酸碱腐蚀性物质包含在电池中,电池的污染排放低,因而被称之为21世纪的一种绿色发电技术。此外,SOFC的运行温度使得燃料的内部重整成为可能,原则上不仅可以使用纯氢燃料,还可以用资源丰富而且经济的天然气、煤气、生物质气等作为燃料。这就使得SOFC的运行费用大大低于其它使用纯氢气的燃料电池。这种费用较低而效率高的能源技术特别适合于中国的国情。不但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传统火力发电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将带动和促进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3.
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炉结渣特性及成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炉,分别进行了炉膛温度、燃料层厚度、燃料粒径和过量空气系数等对结渣率影响的试验,根据试验与观察,得出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炉的结渣特性,并分析总结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炉的结渣成因、过程及结渣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4.
生物质固定床气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生物质的气化原理,利用固定床上吸式气化的试验方法,对生物质进行气化研究.搭建一小型气化试验炉,分析采样气,得到气化气的热值.利用实测数据计算法计算各种气化指标,同时研究了炉温、原料特性、燃料层厚度等操作条件对生物质气化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对气化过程进行模拟,进一步研究气化炉内部的反应状况.比较模拟计算得出的燃气成分、热值与试验测得的相应数据,验证了上吸式固定床气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5.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物质生产酒精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可溶性固形物组成,利用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或纤维素酶先将纤维素水解成可发酵性的糖,然后经微生物作用将其发酵成酒精。主要的工艺过程包括预处理、水解和发酵。  相似文献   
206.
太阳赐予的礼物——生物质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喆 《科技智囊》2006,(10):8-16,18-22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从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到伐薪烧炭、耕耘养殖,再到机械化大生产以及信息和知识生产,传统的生物质能源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并迎来了灿烂的农业文明。进入工业社会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支撑了空前辉煌的工业文明。但是由于近百年的强度开采与过度消费,使得这些非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已渐趋枯竭,而且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忧虑。就在21世纪人类实现能源结构历史性转型的关键时刻,生物质能这种人类利用最早、最广泛、最直接,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进程的能源再一次汇聚了人们关注的目光,成为可再生能源中熠熠生辉的未来之星。本文将引领读者探究生物质能的世界,认知生物质能,了解其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7.
介绍了一种电热式快速流化床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研制,该装置的技术关键是采用两级螺旋进料和大流量喷雾直接冷凝收集生物油。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完全可以用于各种固体生物质的热解液化,而且无论何种生物质都存在最佳热解温度。木屑、稻壳、玉米秆和棉花秆4种原料在最佳热解条件下的生物油质量产率分别为63%,53%,57%和56%,热值均为17~18MJ/kg。通过试验研究还发现,生物油是一种复杂的含氧有机化合物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包含了几乎所有化学类别的有机物;减少原料携带的外在水可有效降低生物油中的水分;储藏时间达半年的生物油仍然可以直接燃烧。  相似文献   
208.
木质类生物质热解过程的热重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技术,考察了杜松、黄玫瑰、红皮云杉和暴马丁香等4种木质类生物质在30~800℃温度区间内的热解特性(N2气氛下)以及升温速率(10、20、40和60℃·min-1)对热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木质类生物质的非等温失重过程主要由失水、剧烈失重和缓慢失重三个阶段组成.主要失重温度范围为249~428 ℃,其中挥发分的初析温度(Ts)为249~308℃;微分热失重(DTG)的峰值温度(Tmax)在349~408℃之间;最大失重速率(Wmax)为458.8~2700 ug·min-1.木质类生物质热解活化能(E)为43.51~52.48 kJ·mol-1,指前因子(A)为1.3 × 102~3.6×105 min-1.随升温速率(β)的增加,E增大,Ts和Tmax升高,Wmax提高.  相似文献   
209.
旋转锥式生物质热解系统及热载体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质是一种再生的能源资源,通过热解液化技术可将生物质(木屑、秸杆、稻壳及甘蔗渣等)有机废弃物液化为生物质油。本文介绍了自行设计的以旋转锥反应器为核心的闪速热解系统及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并对热载体在反应器内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系统可确定热载体在旋转锥不同锥角、不同旋转角频率ω下,足以影响生物质油产率的重要参数一一固体滞留期t,为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了极为方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10.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能源的主要利用形式和目前发展的情况及将来的发展趋势。不可再生矿产资源濒临枯竭 ,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利用前景广阔 ,目前气化和液化技术是生物质利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