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已克隆的盐藻(Dunaliella salina)3-磷酸甘油脱氢酶GPD基因的基础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了经高盐、厌氧、磷酸盐以及氧化等不同外界胁迫条件下该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同时监测了盐藻细胞甘油合成的动态变化.对比酿酒酵母的GPD基因,发现D.salina GPD基因受高渗诱导,同时D.salina细胞内可能存在多个形式的GPD基因.  相似文献   
12.
二次游离氧化钙测定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测定熟料中二次游离氧化钙的条件。结果表明 :只要增大分析试样的细度 ,保证足够长的萃取时间 ,用甘油 乙醇法和乙二醇 乙醇法都能测定出熟料中的二次f CaO ,乙二醇 乙醇比甘油 乙醇萃取速度快。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下酿酒酵母和鲁氏酵母渗透调节方式的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酵母菌是耐盐的真核模式生物.为了研究酵母菌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的渗透调节方式,本文以不同条件对酿酒酵母和鲁氏酵母进行盐胁迫处理,利用高碘酸钠—乙酰丙酮法及蒽酮-硫酸法分别对盐胁迫下酿酒酵母和鲁氏酵母产生的甘油和海藻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酿酒酵母和鲁氏酵母细胞内均迅速积累大量的甘油和海藻糖.盐胁迫下鲁氏酵母以甘油调节渗透平衡的能力高于酿酒酵母以甘油调节渗透平衡的能力,盐胁迫下酿酒酵母以海藻糖调节渗透平衡的能力高于鲁氏酵母的海藻糖渗透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4.
氧化锌催化合成松香甘油酯的最佳工艺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氧化锌作催化剂,松香与甘油为原料进行酯化反应,合成松香甘油酯.实验首先通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酸比等单一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大致影响.然后采用正交实验法,考虑三个因素,三个水平对产物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270℃、反应时间为8h、松香与甘油的物质的量比2.5:1.该条件下,产品的酸值为8.94mgKOH/g,酯化率为94.4%.最后,用红外光谱对产品作出相应的分析.氧化锌具有催化活性大,选择性高,不腐蚀设备等优点,适合现代工业的需要,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将采集于清源山、华大后山果园、华大南浦果园、实验室附近等多处的高温堆肥样品在60℃、pH7.0条件下进行富集培养,其中南浦果园堆肥样品菌体长势较好,菌株呈暗绿色;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甘油浓度(0.5g/L~3g/L),进行菌株产甘油脱氢酶(GDH)的驯化培养与复筛,经8个批次的复筛,获得一株产GDH酶活达0.201U/mL的棕色菌株,编号TB8-5;经镜检分析同时结合菌落生长特性并经生理生化实验反应鉴定,初步判断筛选出的菌株属嗜热芽孢杆菌属;菌株发酵液中产物组分鉴定为二羟基丙酮(DHA),含量为0.597mg/mL,相应的GDH酶活也最高,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条件pH为8.0,Zn2 对酶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油脂一步法制脂肪腈工艺中,甘油回收技术。选用适当的低温催化剂,在230℃~280℃,氨气流速1000L/hkg左右,采用分段冷凝回收工艺和回流萃取技术可获得浓度85%以上工业粗甘油,总收率达90%,杂质含量很少。  相似文献   
17.
将花椒油分别与浓硫酸、无水甘油、丙二醇等适当反应 ,合成了硫酸化花椒油 (A)、花椒油单甘油酸酯 (B)及花椒油混合单酸酯 (C) ,测定了它们的分散能力、乳化能力、增溶能力及减阻性能 .实验发现 :改性合成产品在增溶、减阻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 ,相应的摩阻系数为 0 .0 30、0 .0 0 8、0 .0 0 4 ,摩阻系数降低率分别为 81 .3%、95.0 %、97.5% ,但分散和乳化能力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甘油作为碳源、乳糖为诱导剂的发酵方法,平均表达量可达21.91%±5.64%,平均生物量可达338.00 g±77.30 g;以葡糖糖为碳源、IPTG诱导法,平均表达量21.35%±4.94%、平均生物量191.18 g±32.09 g);而以葡糖糖为碳源、乳糖为诱导剂的方法平均生物量可达319.00 g±63.98 g,但表达量只有13.57%±4.56%.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以甘油及氯化氢气体进行反应来制备二氯丙醇的反应条件。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二氯丙醇产率的影响。通过提高温度可以降低催化剂用量。结果表明,在以己二酸为催化剂,用量为8%甘油质量,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2h左右时,反应到达平衡,这时二氯丙醇转化率可达到83%.  相似文献   
20.
脂肪酶催化棕榈油甘油解反应合成单甘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以猪胰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无有机溶剂体系中由棕榈油通过甘油解瓜在合成单甘油酯,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20℃,甘油与油脂摩尔比2:1,甘油中含水质量分数w为4%,反应时间20h左右时获得的单甘酯w达24.17%,降低体系的反应温度到12~13℃,单甘酯含量进一步提高,4d后达到平衡,单甘酯w为30.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