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9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281篇
系统科学   88篇
丛书文集   208篇
教育与普及   3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8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综合类   586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61.
基于语音识别的说话人身份辨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在小字库孤立语音条件下,集成语音识别与说话人的识别技术,并进行说话人身份代码(密码)识别、认证.利用语音信号的短时分析技术进行孤立词的单元分割,采用临界带特征矢量作为语音信号特征,分析了经典语音识别算法——动态时间规整算法,提出了对语音模板各帧加权的改进方法.为提高识别响应速度,研究了多门限多轮次的判决方法,在增加多套模板、提高识别率的情况下,降低了系统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62.
采用显微疲劳试验方法和显微疲劳试验装置对低合金钢16MnR单边缺口试样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了短裂纹萌生和扩展的特征。结果表明,短裂纹萌生及扩展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形貌都有其特点,在裂纹扩展后期,短裂纹的发展以裂纹密度不断增加并形成损伤区为主要特征,然后在损伤区选择一条主裂纹扩展。  相似文献   
63.
考虑带权Burger方程的初边值问题,构造性地证明了整体光滑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64.
地下水咸淡水混合带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电导率法,通过大型移流弥散砂槽模型试验,成功地测到了混合带,并对混合带及其动态特性进行了观测、分析和研究,在总体水头的水平梯度方向与浓度的水平梯度方向(弥散的反方向)相反的条件下,得到了咸水入侵进慢退快、混合带发展演化过程中有回咸现象以及介质分层、高浓度等试验的部分规律。部分成果对滨海地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和海(咸)水入侵的预防、治理以及移流弥散问题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的研究有参考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非饱和带溶质运移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SUPG有限元法应用于土体的非饱和溶质运移问题,导出了其数值表达式,编制了计算程序。以一维入渗问题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其他方法及野外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该方法是正确的、稳定的,可用于非饱和带溶质运移问题的实际计算。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基于子波变换的图象最小二乘恢复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子带适应性的选代算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的恢复图象的质量和迭代收敛的速率均优于常规的空域解法.  相似文献   
67.
草间小黑蛛的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草间小黑蛛的核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和性染色体组成.材料采自石家庄市郊区.细胞学数据主要来自对混合胚胎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观察.实验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细胞的染色体数是雄体细胞2n=24,雌体细胞2n=26,性别决定机制为X1X2O系统.X染色体为全部染色体中最小的和次最小的一个(对).对其C-显带标本观察表明,所有染色体均为端或亚端着丝粒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68.
掺铅TiO2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板表面制得均匀的TiO2,并利用浸渍法镀pb2 得到掺铅的TiO2,用紫外漫反射、荧光光谱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掺杂铅离子使TiO2的荧光峰明显增强,吸收带边发生红移,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的吸收明显增强.以紫外灯为光源,通过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研究,发现掺铅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明显大于掺Ag,Bi及纯TiO2薄膜,这是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9.
用均匀带电圆筒模拟带电弹壳分析了弹壳静电分布对微带天线谐振频率、方向图和增益的影响.首先,采用拉普拉斯方程法推导了均匀带电圆筒空间远场计算公式.然后,运用唯一性定理和场的迭加原理得到了合成场远场计算公式.最后,根据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利用Matlab计算了微带天线辐射方向图,并分析了微带天线辐射方向图随着圆筒不同带电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广利东洼陷边缘坡折带的识别标志、成因机制以及演化规律的研究,总结了该区坡折带对于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作用,以便为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该区广利东洼陷边缘发育挠曲坡折带和断裂坡折带,构造活动是形成坡折带的主要因素.坡折带的演化规律与构造活动的阶段性演化或幕式构造作用相对应,也表现出多期性、幕式活动和差异性活动的特点,而且坡折带规模与构造活动大小有关.坡折带对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主要表现为:坡折带附近是地层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规模较大的坡折带控制了多数地层岩性圈闭,地层岩性圈闭在纵向上发育具有继承性特点;坡折带在横向上可以存在较大的变化,可形成不同的圈闭类型;坡折带控制下的地层岩性圈闭含油气性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