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5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81.
从亚里士多德到哥伦布在人类的目光中,圆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但远古的人类何以认为地表是圆的,我们不得而知。或许当人类远眺时,天边地平线呈现的圆弧,就是有关地表形状的第一条线索。然而,最早的证据并非来自对地表本身的观察,而是来自古人对天象的观察。虽然我们现在无法肯定,古代观星者何时领悟到他们的观察所蕴涵的意义,但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了两条证据来证明地表是圆的。第一条证据源自月食。月食的成因是太阳、地球与月球在太空中排成一直线,地球暂时将太阳射到月球的光线遮住。在月食…  相似文献   
582.
周凤岐  李俊  周军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3):593-595,603
由于太空的特殊环境,机械手的捕捉目标处于漂浮状态。在捕捉时目标相对于机械手的位置会由于二者的轻微碰撞而改变。为了能成功捕获目标,对目标的捕获位置需要由一个点扩大到一个区域。提出了捕获的概念,并由此出发通过严格的推导,论证了在太空中机械手捕获球形目标的方法。再以此方法为指导,建立机械手捕获球形目标的数学模型。最后针对指定球形目标和机械手,利用仿真手段给出捕获区域。通过对捕获区域的分析,说明了文中所提出的捕捉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83.
基于新的决策规则的球形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球形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学习算法,它通过在高维特征空间中,对每一个模式类别构造一个覆盖其所有训练样本的具有最小体积的超球体,来实现对训练样本空间的划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新的决策规则的球形支持向量机算法,并在七个UCI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取得比标准的支持向量机算法更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584.
以某石化企业的丙烷球形储罐为研究对象,在ANSYS Workbench平台上充分考虑球罐的几何完整性和风载荷分布不均匀性,进行流固耦合计算分析。具体方法是先对球形储罐的外部空气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绕流流场分布,然后将流场计算结果加载到球形储罐外表面,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风在球形储罐附近发生绕流时,流速先增大后减小,并在球壳和支柱背风面形成漩涡,流动分离的位置随风速增大向后推迟;风流在球形储罐迎风面形成正压区,在非迎风面形成负压区,球壳迎风面风压呈同心圆环形对称分布,由中心向边缘风压逐渐减小;球形储罐在风载荷作用下的应力较设计工况下的显著增大,经应力线性化分析和强度校核,该球形储罐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85.
空间调制系统(Spatial Modulation, SM)中的球形译码(Sphere Decoding, SD)检测算法不同于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 ML)检测算法的搜索方式,SD算法采用深度搜索方式,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使检测性能尽可能的接近ML算法.通过分析SD检测算法可知,信道增益矩阵直接影响接收信号及信号检测过程.利用这一特点,本文提出了hrSD算法.该算法根据信道增益矩阵来改变传统SD算法的搜索结构,进而可以更快速的找到完整的搜索路径;此外,为了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给出了简化的hrSD(s)算法.通过仿真结果与分析可知,在计算复杂度相同的情况下,hrSD(s)算法的检测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586.
为解决药物研发中湿法实验耗时长且高成本等问题,采用机器学习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同时,为解决机器学习在建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模型时,受到分类器的类不平衡和参数优化等各种问题的制约。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球形演化极限学习机的药物-靶相互作用预测方法(SEELM-DTI),该方法主要使用筛选法选择高置信负样本、利用球形演化算法对极限学习机的参数进行优化。该研究将SEELM-DTI与SELF-BLM、NetLapRLS、WNN-GIP、SPLCMF、BLM-NII在基准数据集中进行试验比较,评价指标为AUC与AUPR。实验结果表明:SEELM-DTI的性能和效果优于其他基准算法,并且解决了类不平衡和参数优化问题,最后在常用的多个药物数据库上验证了SEELM-DTI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587.
近年来,具备良好防辐射性能及良好施工性能的自密实重晶石混凝土较多地用于核电站的建设,然而重晶石骨料密度较大,更容易导致混凝土离析,离析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以往多采用试验方法研究,费时费力且数据离散性较大。本文将自密实重晶石混凝土看作由粗骨料和砂浆组成的两相复合材料,骨料看作刚性球体,砂浆采用宾汉姆流体模型,运用MATLAB编程语言编制了圆柱体投放域球形随机骨料模型程序sjgl,带入离析试验中相关参数在MATLAB中生成了随机骨料模型。然后将骨料模型中的骨料信息导出编辑了AutoCAD脚本文件,在AutoCAD中生成了随机骨料实体模型。运用FLOW3D软件中的一般运动物体(general moving objects)模型求解模型中大粒径骨料的离析,以此来近似代表随机骨料模型的离析。对应于自密实重晶石混凝土试验离析率计算公式,定义了随机骨料模型离析率,用“像素点法”计算随机骨料模型离析率为7.30%。对《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3—2012)建议的离析率计算公式稍作调整定义了试验离析率,为9.81%。随机骨料模型离析率与试验离析率的相对误差为25.6%,由此论证了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圆柱体投放域球形随机骨料模型可有效模拟自密实重晶石混凝土离析。  相似文献   
588.
以高软化点石油沥青原料制备的沥青基球形活性炭(PSAC)为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锡、铈氧化物制备SnOx-CeOx/PSAC系列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在低温下的脱硝性能,并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CeOx/PSAC催化剂中添加SnOx后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显著增加,但随着金属担载量(质量分数)增加,脱硝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n、Ce担载量分别为5%和13%的SnOx-CeOx/PSAC(以Sn(5%)Ce(13%)/PSAC表示)催化剂具有最高的脱硝活性,在该催化剂条件下,100~300℃时可得到最高的NO转化率(98%)。添加SnOx后,CeO2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性得到提高,由于Sn4+替代Ce4+掺杂于立方相CeO2晶格中形成固溶体,因而催化剂的脱...  相似文献   
589.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在囊体结构形成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溶解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随之带来的水体黏度变化对桡足类摄食活动产生的影响仍然有争议.为揭示球形棕囊藻赤潮带来的海域水体黏度增加对柱形宽水蚤(Temora stylifera)摄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0.
液滴的凝结与蒸发是一种相变过程,它既是一种高效的传热传质过程,又与环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实验表明,静电场对液滴的形成过程有重要的影响,是一种有效的强化传热传质方式,也与雷电雨的形成有关。本文基于相平衡理论,利用电场作用下的热力学方程导出了静电场作用下球形介电液滴内外的压强差、蒸气压以及液滴平衡半径的数学表达式。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利用该数学表达式对液滴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没有电场作用相比,静电场作用下介电液滴内外的压强差、蒸气压以及平衡半径都有增加。蒸气压和平衡半径增加将加速液滴的蒸发过程,因此静电场作用能够促使液滴的快速蒸发。该结论与实验相符,可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