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清洁发展机制(CDM)再造林项目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准确估算CDM项目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取决于可靠的监测技术与方法。笔者以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为对象,主要从监测方法、测定指标和计算方法等方面概述了碳储量的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实施6 a以来,人为净温室气体汇清除为131 964.1 t,测量精度为90.15%。研究表明采用固定样地连续观测法对CDM造林项目的碳储量进行监测,方法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且精度满足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环保产业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兴产业,是有着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环保产业作为珠江上下游地区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是由环保产业的品质和特性决定的,是由珠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决定的,是由珠江上下游各区域经济合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百色市右江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右江上游。右江区历史悠久,有距今约80万年的百谷、枫树岛旧石器时代遗址。古为百越之地,秦、汉时属象郡,唐时属邕州都督府管辖,元时称天州。最早建制是公元1729年(雍正七年)设置的百色厅,次年建城:1875年(光绪元年)升为百色直隶厅,1912年改为百色府;建城至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壮族及其同源的布依、侗、水、仫佬、毛南等民族是华南珠江流域的原始居民。《麽经布洛陀》是壮族麽教经文,其内容涉及稻谷种子的来源、野生稻驯化成为栽培稻、骆田与骆人、野牛驯养、石犁的使用与牛耕的出现、采集农业向稻作农业过渡、水稻种植时令及耕作制度的形成、早期的稻作农业祭祀等远古时代华南珠江流域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的有关问题。文章认为,从神话学的意义说,黄帝是黄河流域以粟作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神,炎帝是长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神,而布洛陀则是华南珠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神,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巨流,主要是由这三大农业文明汇集而成的。  相似文献   
15.
试论珠江上中下游各区域间的生态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上中下游各区域间的生态经济合作是该流域各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重点领域。加强该流域各区域的生态经济合作有着适宜的背景、共同的文化渊源、共同的价值目标、共同的利益要求、互相补充的优势等基础条件;加强该流域各区域的生态经济合作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InVEST模型的贵州省珠江流域水质净化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净化功能强弱对保障流域水质及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解译数据,利用InVEST模型对2000—2010年贵州省珠江流域水质净化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林地、耕地和草地是该流域主导地类,三者合计占土地总面积的98.00%以上。10年间,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增加,耕地面积降低。耕地转为林地和草地最为突出,分别转移1 002和713 km2,而未利用地无变化。②整个流域N、P平均输出量和平均保持量分别下降6.67%和4.99%,N、P平均输出量表现为北盘江和红水河水系>南盘江和柳江水系,N、P平均保持量表现为南盘江和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柳江。10年间,四大水系大部分的小流域N、P平均输出量和平均保持量减少,仅有小部分小流域N、P平均输出量和平均保持量增加。分析认为,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异质性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影响该流域水质净化功能时空特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广东率先提出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圈战略构想。所谓泛珠三角经济圈,包括珠江流域及周边的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自治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此战略构想受到珠江流域周边省份的积极响应,不少专家,学者聚首研讨泛珠三角经济圈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珠江流域经济合作问题的一体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是我国三大河流之一 ,横贯东西 ,腹地辽阔 ,流域内资源丰富 ,区位优越 ,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国家经济战略从东部向西部的转移 ,推动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目前 ,应积极开展多行业多形式的经济合作 ,努力形成珠江流域社会生产力合理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张勇 《大自然》2009,(3):75-75
东方大苇莺(Acrocephalus orientalis)广泛分布于我国境内,常见于湿地的芦苇丛、香蒲丛中。每到夏季,南至珠江流域、北至黑龙江流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诗经·周南·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们都耳熟能详。然而,诗歌中的“雎鸠”究竟指的是哪一种鸟,人们却有不同的解释。有人将其解释为鱼鹰,有专家研究认为鱼鹰不在河洲地区生活,  相似文献   
20.
珠江流域重污染感潮河道黑臭治理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底泥曝气、底泥稳定化及激活土著微生物等集成技术进行重污染感潮河道黑臭治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底泥曝气,硫化物去除率可达到95.7%,臭味基本消除。②稳定化后底泥Cu,Pb,Zn,Cr释放量降低85%~95%,TP抑制率达到90%,底泥硫化物稳定在15mg/kg以下。③底泥土著活性污泥层对水体及底泥污染物有良好的降解作用,降解后表层底泥呈亮褐色,黑臭现象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